他們,走在前面
編者按:EPC在全球的應用之門已然開啟,國際巨頭的倡導更是具有標志性意義,但EPC并非巨頭的專利,國內企業(yè)也許能從下述企業(yè)的歷程中獲得某種啟示。
6月6日,歐洲四大零售巨頭阿霍德(Ahold)、家樂福(Carrefour)、麥德龍(Metro)、泰斯科(Tesco)聯(lián)合宣布,采用由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GS1)在全球推廣的EPC(全球產品電子代碼)對物品進行標識。這是繼2003年底沃爾瑪提出2005年1月實施EPC計劃后引發(fā)的又一次業(yè)界革命。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EPC與RFID(無線射頻識別)高層論壇上,沃爾瑪公司副總裁LindaDillman介紹說,2005年1月1日沃爾瑪就開始要求它的前100位供應商在托盤和包裝箱上使用EPC標簽,目前所開展的測試和應用進展比當初預想的還要好。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除前100位供應商參加測試應用外,還有30位供應商自愿加入到EPC的測試應用之中,全球已有104家門店使用EPC,接收了55,565件裝有EPC標簽的托盤,以及近190萬個裝有EPC標簽的包裝箱。EPC的應用減少了他們的操作成本,降低了缺貨率,縮短了訂單時間,提高了供應鏈的透明度,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便捷與舒適。同時,沃爾瑪正在與一家香港公司合作試點,把中國制造的產品貼上EPC標簽,從香港轉口到美國,再運到各地配送中心。從2006年1月1日起,還將另有200家供應商投入到EPC的應用和測試中。
吉列公司(Gillette)代表RichardCantwell在論壇上介紹了該公司應用EPC的情況,并指出作為生產商,他們所進行的EPC應用主要為公司帶來了如下三大好處:(1)減少了操作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2)使用EPC后,降低了22%的缺貨率,提高了銷售額;(3)對于時間要求比較嚴格的促銷品,以往由于沒能及時補貨,造成15%的缺貨,同時在倉庫和庫存方面有積壓;使用EPC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配送中心、倉庫、貨架上促銷品的情況,及時補貨,提高了20%的銷售額。
敦豪快遞(DHL)的零售/消費主管ClausGarbisch也在論壇上提到,作為物流企業(yè),應用EPC對倉庫貨物實現了100%的跟蹤,資產損失減少了15%,操作流程提高了20%,卸貨提高了12倍。這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全球統(tǒng)一供應鏈管理標準———EPC系統(tǒng)對于提高和改善工作流程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面對EPC在國際上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我國企業(yè)應當更多地關注和了解國際國內EPC最新動態(tài),積極地參與其中,更多地影響國際EPC的標準制訂及推廣發(fā)展工作,引導其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fā)展。一味地觀望、回避和等待的態(tài)度只能使我國企業(yè)走向被動。
·EPCglobal管理委員會會議圖片專輯2005-7-11 8:58:33 |
·全球產品電子代碼管理中心EPCglobal管理委員會媒體見面會全程文字直播2005-7-11 8:52:50 |
·Avicon 提供免費的EPC翻譯工具2005-6-29 8:24:35 |
·中國參與使EPC具有了全球意義2005-6-28 17:47:21 |
·中國希望加快EPC的推廣應用2005-6-27 8:0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