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系統(tǒng)可以同時測試多個標簽,快速確定天線設計方案
研究人員已經(jīng)設計成功一種新的系統(tǒng),可以同時測量數(shù)百個RFID標簽和快速測試新的RFID標簽原型。
Georgia技術學院的助教 Gregory Durgin說:“這個測試系統(tǒng)可以測量被其它標簽覆蓋的標簽的信號強度,虛擬快速測試各種天線配置和多重天線,從而節(jié)省試驗標簽的組裝時間?!?BR>
這項研究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項目主持人是學院的畢業(yè)研究生Anil Rohatgi和在讀研究生Joshua Griffin,研究論文今年4月在IEEE國際年會RFID專題會議上面宣讀。
RFID標簽應用廣泛,如庫存管理、貨品跟蹤、票務處理、證件識別、航空行李安保等。無源標簽的組成主要有集成電路,用于儲存和處理數(shù)據(jù);天線用于應答來自RFID讀取器的射頻電波。無源標簽會吸收部分來自讀取器的射頻電波能量,將其轉換為反射信號,反射信號內部包含有來自標簽儲存器的信息。這種技術效果稱作反向散射。
如果有數(shù)個RFID標簽位于讀取器附近,讀取器會首選和信號最強的標簽進行通信,然后使其休眠防止重復通信。接著讀取器與信號較強的標簽進行通信......,整個過程會花費不少時間。
Durgin說:“我們設計的系統(tǒng)實際是費用較低的防沖突系統(tǒng),接收的是多重獨特的信號,從而避免不斷重復的操作過程。”
系統(tǒng)由三個部分組成:發(fā)射器、接收器、仿真器。仿真器模擬集成電路的功能。發(fā)射器發(fā)射電波到天線。仿真器與天線連接,所以接收器得到的是每個標簽的獨特的頻譜信號帶。
這樣每一個天線發(fā)射的信號都各不相同,所以系統(tǒng)可以同時測量各個標簽發(fā)射的信號的強度。采用這樣的方法試驗小組可以同時測量多達256個天線的信號強度和方位,大約分布在讀取器周圍20英尺x 20英尺范圍。
他補充說:“如果需要測試新的工作頻率和信號,我們只需改變仿真器信號即可。如果通過制作新的芯片,就會花費10萬美元的成本。另外我們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天線配置的仿真模擬試驗,與原先的方法比較時間和費用都是成倍降低。”
各種天線配置的測試至關重要,因為RFID的可讀性和天線的功能與標簽天線以及讀取器的相對位置和方向密切相關。
這次研究人員設計的測試系統(tǒng)工作頻率為915 MHz,是常用的超高頻無源RFID工作頻率。目前他們還在進一步擴大系統(tǒng)的工作頻率,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可以測試5.7 GHz工作頻率的天線。
他說:“工作頻率更高時,雖然標簽固定不變,天線的信號則由于電磁效應可以更加容易穿越障礙物,從而達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另外,更高的工作頻率可以縮小天線的尺寸,也就是說一個標簽上面可以放置更多天線,產(chǎn)生更多的通信能量。通常標簽與讀取器的距離在1英尺左右,工作頻率提高以后,RFID標簽的讀取距離和讀取可靠性都會大大改善?!?BR>
他補充說:“這個測試系統(tǒng)是我們對各種RFID標簽天線評估的開始。隨著工作頻率的不斷提升,必定導致讀取距離加大和讀取可靠性提高?!?(文/莊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