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2008年上半年協會工作總結
作者: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 張芃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7-22 15:17:48
摘要: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2008年上半年協會工作總結
根據2008年協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計劃,在秘書處的努力和全體會員的支持下,做到了時間過半,計劃完成過半。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匯報:
一、組織建設工作的進展
2008年是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換屆之年。為做好換屆的籌備工作,協會秘書處按照民政部的要求于1月向總局人事司提交了章程的修改草案報請審查,5月26日得到總局對草案的修改意見,經修改后再次提交,經總局批復后遞交民政部審核,現已得到最后批準同意將修改后的章程提交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為保證換屆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協會章程的規(guī)定,經會員單位的自薦和推薦,有關第三屆協會理事會候選人員名單現已基本落實,提交本次常務理事會進行討論。有關本屆理事會工作的總結和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的相關會議資料正在有序的籌備,擬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戰(zhàn)略發(fā)展報告”,通過戰(zhàn)略工作組和各工作組的通力合作,現已完成初稿并將提交本次常務理事會討論。
按照每年的慣例,協會于1月8日召開了專家組工作會議,向各位專家匯報了協會2007年完成的各項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2008年的工作計劃,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和指導。
發(fā)展會員和續(xù)展工作在秘書處的努力下,發(fā)展新會員13家,續(xù)展63家,續(xù)展占現有會員比例40%(因會費是基于會員入會時間交納會費的,因此大部分在下半年交納),會費交納情況基本正常。
上半年中,秘書處完成了協會年檢、雜志年檢及廣告經營許可的年檢工作,協會各職能機構的工作計劃進展順利,任務完成情況良好(見各工作組工作總結)。
二、努力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積極拓展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
2008上半年,協會在承擔和配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工作中,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推廣”工作中,積極參與了整體工作計劃的策劃、召開會議、市場調查及醫(yī)藥POS方案的設計、推廣等。4月1日-3日參加了在青島召開的會議,參加會議的會員單位與全國各分中心的代表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隨后,在配合“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推廣”工作小組的工作及對有關分支機構提出的問題和推廣中的困難給予了有力支持。為了使協會的更多會員單位更好的參與此項工作,在今后的技術推廣工作中發(fā)揮GS1系統的作用,協會擬在7月舉辦系統集成商的專題培訓。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進行并擬在10月展覽會期間舉辦專題論壇,以進一步推廣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
“漢信碼”標準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標準。為使?jié)h信碼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中心委托協會負責漢信碼的應用推廣工作。為此,協會為在有關領域推廣應用漢信碼(如出版署、國辦系統、軍隊、公安系統等)作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目前有關行業(yè)的應用計劃和方案正在商議中。6月上旬,協會秘書處辦公室專門設置了漢信碼演示系統,為漢信碼的宣傳和推廣提供了場所,其中得到了北京維深公司、福建新大陸公司的支持。
“漢信碼”從國家標準提升為國際標準將有利于漢信碼在國際范圍內的認知和應用。為此,協會于年初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對漢信碼的國際標準草案作了大量的翻譯和審校工作,對漢信碼的英文版進行了多次討論,并于4月27日在美國參加國際AIM全球會議期間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AIM GLOBAL,得到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的首肯。下一步,協會將繼續(xù)配合國際標準的審定工作,爭取盡快得到國際標準的批復。
三、標準化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成績顯著
2008年協會各工作組承擔了大量的標準制定工作,上半年標準研究制定工作進展順利。
1.生物特征識別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由國家標準化組織SC37委托協會制定的3個國家標準,即:指紋細節(jié)數據、指紋型譜數據、數據元素;參加此三項標準制定的會員單位近10家。由于是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同時根據國內產業(yè)發(fā)展和市場應用情況制定標準,每項標準都經過翻譯、校對、轉換、起草和多次討論的過程,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到6月底,3項標準的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已按標準制定程序進入征求意見階段。下一步將提交標準審定。在3項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中科院自動化所、RCG公司給予了大力支持,并承擔了部分會務工作。
2.條碼標準制定工作
今年制定的“條碼打印機通用技術規(guī)范”及“條碼閱讀設備通用技術規(guī)范”均是在原有協會標準的基礎上申報國家標準的項目,同時為制定國際標準做準備。參與2項標準制定工作的會員企業(yè)為此作了大量工作,其中上海先達公司、新大陸公司給予了部分會務工作的支持。
目前,2項標準進行了3次討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其中“條碼閱讀設備通用技術規(guī)范”已確認立項為國家標準,將有待盡快進入專家審定程序。“條碼打印機通用技術規(guī)范”還在申報國家標準項目中,目前將在申報的同時(與條碼閱讀設備一起)集中精力做好國際標準申報的準備工作。
3.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
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同樣是在協會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共有8項。由于是申報國家標準,所以每項標準要求在原有協會標準的基礎上認真進行修改和完善,工作量很大;但所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的會員單位態(tài)度積極,工作認真,共先后召開了三次標準討論會,可以按時完成標準的制定,但國家標準的立項還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
由于協會擬在制定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申報國際標準。因此,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中將根據情況選擇其中1-2個標準,做好國際標準申報的準備工作。在射頻申報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中,深圳遠望谷公司給予了會務工作的支持。
有關去年協會公布的標準中,部分標準的釋義工作正在進行。
在去年統計有關RFID技術專利數據的基礎上,今年將完成RFID專利的關鍵技術研究,目前課題進展順利,計劃于9月底完成研究報告。
以上13項標準的制定和課題研究工作是協會今年工作計劃中的重要工作。秘書處、各工作組以及參加標準制定和課題研究工作的會員單位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工作成績顯著。標準制定工作的進行得到了會員單位的支持和重視,也為業(yè)內專家之間的交流、信息的共享、技術問題的共識提供了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協會為產業(yè)發(fā)展搭建平臺的重要作用。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指導了市場的應用,也為協會明年重點加強各種技術應用規(guī)范的制定打下了基礎。
四、宣傳、教育、推廣等工作的情況
上半年協會的宣傳工作在力足完成計劃的基礎上,努力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雜志、協會網站(網頁)是協會對外的宣傳窗口。半年來,編輯部的全體同志努力工作,按時、保質、按計劃完成了3期雜志的出版發(fā)行工作以及網站的維護工作。對GS1系統和漢信碼加強了宣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加強對自動識別技術的宣傳,宣傳工作組還成立了中國自動識別行業(yè)媒體俱樂部,自籌經費組織了活動,以加強媒體間的深入合作。
上半年協會完成了展覽會的報批工作(標準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為創(chuàng)新每年一度舉辦的展覽會,宣傳工作組策劃了一些新活動,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中。同時,宣傳工作組在做好協會工作的基礎上,還積極配合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關部門的工作(ECR會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去年完成的有關RFID、條碼技術3400專利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協會在上半年又組織有關專家,撰寫了關于“國際RFID技術的研究動態(tài)“、“RFID國際標準化的主要進展”、“2007全球RFID技術的市場狀況與發(fā)展趨勢”、“2007國際RFID關鍵技術的演進”等文章,編輯出版了“2007年中國自動識別技術研究報告”;并印刷了2007年協會制定的標準,為業(yè)界提供指導和參考。
有關學歷教育工作,經過執(zhí)行機構(華信恒遠公司)與院校的共同努力,在授課、教材編寫、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在按計劃實施,其中執(zhí)行機構為教材編寫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的落實付出了努力。為順利實施協會的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協會希望所有會員單位給予更多的支持。
上半年,協會開始啟動了“自動識別企業(yè)評估”的工作,但進展緩慢。從啟動以來的情況和業(yè)界反映來看,由于協會發(fā)布的“自動識別企業(yè)分類與評估指標”是三年前制定的,近幾年來產業(yè)發(fā)展變化較大,原有標準中的部分內容已不適用。因此,部分會員單位已提出對標準進行修改的建議。所以此項工作有待進一步討論和調整。
截止到6月底,協會秘書處制作了4期協會簡報,向會員通報了協會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并向會員介紹了最新的國際動態(tài)。
五、不斷開拓協會在國際交流的領域
國際交流項目的重要作用在幾年協會實施的過程中體現的十分突出,每次的交流重點和收獲各不相同。在全球AIM會議上,我們的重點是參與國際標準化、技術研究、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工作,加強話語權層面的交流氛圍和參與國際事務。而今年歐州的交流則側重了與GS1國際組織間的交流(GS1荷蘭、GS1法國)以及世界500強企業(yè),其中包括3M公司、EPC檢測中心和麥德龍的革新中心。目的之一是通過學習、體會和了解,促進國內自動識別業(yè)界與GS1組織的合作(延伸國內的合作)。
4月26-30日,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團參加了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全球峰會。來自全球AIM Global的各國成員包括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韓國、巴西、印度、中國、北美地區(qū)的AIM成員國代表,美國(DOD)軍方代表、國際標準組織的專家以及世界知名公司如摩托羅拉、斑馬、Datalogic等公司代表等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分為專題演講、業(yè)界精英論壇、AIMGlobal成員國會議、RFID專家組工作會議等幾個部分,圍繞自動識別產業(yè)的戰(zhàn)略研討、標準制定、全球發(fā)展趨勢、技術研討、自動識別產品在垂直市場的應用等方面的議題,各國代表進行了充分交流。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參與了各項活動,認真聽取了大會的各項報告,并在成員國會議上根據我協會射頻工作組和VDC合作共同得出的RFID市場調研的統計數字和未來5年的市場預測進行了專題演講,其演講內容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會議期間,協會與ISO SC31工作組主席以及標準制定專家舉行了專門會晤,向國際標準化組織遞交了“漢信碼”國際標準草案。
通過參加會議和與多國代表的交流,了解了國際自動識別技術標準化的進展狀況和發(fā)展趨勢,加強了與國際標準組織的聯系,擴展了信息渠道,為今后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打下了基礎。
5月12日-21日,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團14人,應邀出席了在德國科隆舉辦的“歐州自動識別”展覽會,拜訪了世界500強企業(yè)3M公司、EPCglobal檢測中心和麥德龍公司革新中心,以及荷蘭JEKA公司、荷蘭GS1、法國GS1等機構。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3家會員單位參加了“歐州自動識別”展覽會,受到了國際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通過展覽會期間與德國AIM協會、參展的歐州企業(yè)以及隨后參觀3M公司、EPC檢測中心和麥德龍公司革新中心、荷蘭JEKA公司、GS1荷蘭、GS1法國,對歐洲自動識別技術應用在物流、醫(yī)藥、工業(yè)生產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產業(yè)與用戶、政府間整體優(yōu)化和企業(yè)相互間整合方面,以及國際組織與產業(yè)合作實施技術推廣項目的做法,給代表團成員深刻的啟迪。(詳見國際活動總結)。
為了使每次國際交流活動的成果和收獲及時傳達給會員,協會秘書處及宣傳工作組都在活動之后,立即通過協會的網站、雜志和簡報進行總結和專題報道,以此使我們的會員及時、深入的了解國際動態(tài)。
六、其他工作的開展
不斷提高為會員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業(yè)界期盼的行業(yè)歸口問題,一直是協會關注并努力實踐的。為此,協會在年初開始就積極向國家發(fā)改委請示、匯報:建議在《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中在第一類鼓勵類第二十四項信息產業(yè)中增加: “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設備的制造與系統應用”條目。目前,通過與發(fā)改委相關領導的交流,基本確定增加此項條目。這將有利于促進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更利于我國自動識別產業(yè)的發(fā)展及各領域自動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
今年3月,國家發(fā)改委辦公廳發(fā)出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協會將有關通知轉發(fā)給各會員單位,及時與各會員單位聯系,鼓勵會員單位申報項目,并隨時為會員單位提出的有關問題給予協調和幫助,得到了會員單位的好評。
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耳聞目睹了救災應急工作,證明了任何困難都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由于是突發(fā)事件,雖然政府、軍隊和社會各方,以及國際組織和友人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但在物資的生產、儲備、調撥、使用以及應急處置與救援等環(huán)節(jié)仍然需要加強管理。針對這一情況,協會積極組織有關會員單位,聯系有關部門,研究、策劃自動識別技術應用于突發(fā)事件和應急救援的方案。以配合“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監(jiān)測網絡、預警體系和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jiān)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nbsp;國家總體應急預案的落實。目前此項工作仍在進展中。
七、下半年需落實的工作
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之年,也是多事之年。在全體會員和秘書處的全力配合下,上半年已將大部分工作基本落實,但仍然需要大家繼續(xù)努力,將部分標準課題的掃尾工作做好;舉辦好每年一度的展覽會及論壇,接待好國際組織的訪問;開展?jié)h信碼推廣工作以及配合GS1系統在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的推廣工作;完成即定的會員發(fā)展和續(xù)展工作,以及學歷教育、教材編寫、評估修訂等。特別重要的是年底的換屆工作,初步擬定在12月11-12日召開四年一屆的會員代表大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換屆工作不僅需要前期細致的大量文件的準備(下一屆理事會的組建、規(guī)劃、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工作計劃等的制定),還需要協調上級人事和主管部門確定協會章程的修改、第三屆理事會的候選名單,以及會務工作的落實。
為確保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的順利召開,協會秘書處將全力以赴,并發(fā)揮好各職能機構的作用,提前將有關籌備工作做好。
在以上總結上半年工作成果和下半年需要落實的工作的同時,秘書處非常注重在每項工作進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彌補不足。要想將協會工作逐年上臺階,關鍵的問題是要堅持協會的一貫宗旨,把握協會工作的方向和任務。根據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協會工作的重點,服務于會員、服務于社會,認真、細致的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
因此,希望各位常務理事在審議會議的有關文件的同時,結合協會的宗旨,研究今后的協會工作如何緊密結合會員的需求去開展工作,使我們的協會工作效果最大化,提出寶貴的建議。
以上報告,請常務理事會審議。
二○○八年七月十一日
一、組織建設工作的進展
2008年是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換屆之年。為做好換屆的籌備工作,協會秘書處按照民政部的要求于1月向總局人事司提交了章程的修改草案報請審查,5月26日得到總局對草案的修改意見,經修改后再次提交,經總局批復后遞交民政部審核,現已得到最后批準同意將修改后的章程提交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為保證換屆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協會章程的規(guī)定,經會員單位的自薦和推薦,有關第三屆協會理事會候選人員名單現已基本落實,提交本次常務理事會進行討論。有關本屆理事會工作的總結和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的相關會議資料正在有序的籌備,擬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戰(zhàn)略發(fā)展報告”,通過戰(zhàn)略工作組和各工作組的通力合作,現已完成初稿并將提交本次常務理事會討論。
按照每年的慣例,協會于1月8日召開了專家組工作會議,向各位專家匯報了協會2007年完成的各項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2008年的工作計劃,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和指導。
發(fā)展會員和續(xù)展工作在秘書處的努力下,發(fā)展新會員13家,續(xù)展63家,續(xù)展占現有會員比例40%(因會費是基于會員入會時間交納會費的,因此大部分在下半年交納),會費交納情況基本正常。
上半年中,秘書處完成了協會年檢、雜志年檢及廣告經營許可的年檢工作,協會各職能機構的工作計劃進展順利,任務完成情況良好(見各工作組工作總結)。
二、努力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積極拓展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
2008上半年,協會在承擔和配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工作中,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推廣”工作中,積極參與了整體工作計劃的策劃、召開會議、市場調查及醫(yī)藥POS方案的設計、推廣等。4月1日-3日參加了在青島召開的會議,參加會議的會員單位與全國各分中心的代表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隨后,在配合“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推廣”工作小組的工作及對有關分支機構提出的問題和推廣中的困難給予了有力支持。為了使協會的更多會員單位更好的參與此項工作,在今后的技術推廣工作中發(fā)揮GS1系統的作用,協會擬在7月舉辦系統集成商的專題培訓。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進行并擬在10月展覽會期間舉辦專題論壇,以進一步推廣商品條碼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的應用。
“漢信碼”標準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標準。為使?jié)h信碼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中心委托協會負責漢信碼的應用推廣工作。為此,協會為在有關領域推廣應用漢信碼(如出版署、國辦系統、軍隊、公安系統等)作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目前有關行業(yè)的應用計劃和方案正在商議中。6月上旬,協會秘書處辦公室專門設置了漢信碼演示系統,為漢信碼的宣傳和推廣提供了場所,其中得到了北京維深公司、福建新大陸公司的支持。
“漢信碼”從國家標準提升為國際標準將有利于漢信碼在國際范圍內的認知和應用。為此,協會于年初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對漢信碼的國際標準草案作了大量的翻譯和審校工作,對漢信碼的英文版進行了多次討論,并于4月27日在美國參加國際AIM全球會議期間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AIM GLOBAL,得到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的首肯。下一步,協會將繼續(xù)配合國際標準的審定工作,爭取盡快得到國際標準的批復。
三、標準化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成績顯著
2008年協會各工作組承擔了大量的標準制定工作,上半年標準研究制定工作進展順利。
1.生物特征識別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由國家標準化組織SC37委托協會制定的3個國家標準,即:指紋細節(jié)數據、指紋型譜數據、數據元素;參加此三項標準制定的會員單位近10家。由于是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同時根據國內產業(yè)發(fā)展和市場應用情況制定標準,每項標準都經過翻譯、校對、轉換、起草和多次討論的過程,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到6月底,3項標準的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已按標準制定程序進入征求意見階段。下一步將提交標準審定。在3項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中科院自動化所、RCG公司給予了大力支持,并承擔了部分會務工作。
2.條碼標準制定工作
今年制定的“條碼打印機通用技術規(guī)范”及“條碼閱讀設備通用技術規(guī)范”均是在原有協會標準的基礎上申報國家標準的項目,同時為制定國際標準做準備。參與2項標準制定工作的會員企業(yè)為此作了大量工作,其中上海先達公司、新大陸公司給予了部分會務工作的支持。
目前,2項標準進行了3次討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其中“條碼閱讀設備通用技術規(guī)范”已確認立項為國家標準,將有待盡快進入專家審定程序。“條碼打印機通用技術規(guī)范”還在申報國家標準項目中,目前將在申報的同時(與條碼閱讀設備一起)集中精力做好國際標準申報的準備工作。
3.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
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同樣是在協會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共有8項。由于是申報國家標準,所以每項標準要求在原有協會標準的基礎上認真進行修改和完善,工作量很大;但所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的會員單位態(tài)度積極,工作認真,共先后召開了三次標準討論會,可以按時完成標準的制定,但國家標準的立項還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
由于協會擬在制定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申報國際標準。因此,射頻識別技術系列標準中將根據情況選擇其中1-2個標準,做好國際標準申報的準備工作。在射頻申報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中,深圳遠望谷公司給予了會務工作的支持。
有關去年協會公布的標準中,部分標準的釋義工作正在進行。
在去年統計有關RFID技術專利數據的基礎上,今年將完成RFID專利的關鍵技術研究,目前課題進展順利,計劃于9月底完成研究報告。
以上13項標準的制定和課題研究工作是協會今年工作計劃中的重要工作。秘書處、各工作組以及參加標準制定和課題研究工作的會員單位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工作成績顯著。標準制定工作的進行得到了會員單位的支持和重視,也為業(yè)內專家之間的交流、信息的共享、技術問題的共識提供了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協會為產業(yè)發(fā)展搭建平臺的重要作用。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指導了市場的應用,也為協會明年重點加強各種技術應用規(guī)范的制定打下了基礎。
四、宣傳、教育、推廣等工作的情況
上半年協會的宣傳工作在力足完成計劃的基礎上,努力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雜志、協會網站(網頁)是協會對外的宣傳窗口。半年來,編輯部的全體同志努力工作,按時、保質、按計劃完成了3期雜志的出版發(fā)行工作以及網站的維護工作。對GS1系統和漢信碼加強了宣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加強對自動識別技術的宣傳,宣傳工作組還成立了中國自動識別行業(yè)媒體俱樂部,自籌經費組織了活動,以加強媒體間的深入合作。
上半年協會完成了展覽會的報批工作(標準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為創(chuàng)新每年一度舉辦的展覽會,宣傳工作組策劃了一些新活動,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中。同時,宣傳工作組在做好協會工作的基礎上,還積極配合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關部門的工作(ECR會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去年完成的有關RFID、條碼技術3400專利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協會在上半年又組織有關專家,撰寫了關于“國際RFID技術的研究動態(tài)“、“RFID國際標準化的主要進展”、“2007全球RFID技術的市場狀況與發(fā)展趨勢”、“2007國際RFID關鍵技術的演進”等文章,編輯出版了“2007年中國自動識別技術研究報告”;并印刷了2007年協會制定的標準,為業(yè)界提供指導和參考。
有關學歷教育工作,經過執(zhí)行機構(華信恒遠公司)與院校的共同努力,在授課、教材編寫、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在按計劃實施,其中執(zhí)行機構為教材編寫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的落實付出了努力。為順利實施協會的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協會希望所有會員單位給予更多的支持。
上半年,協會開始啟動了“自動識別企業(yè)評估”的工作,但進展緩慢。從啟動以來的情況和業(yè)界反映來看,由于協會發(fā)布的“自動識別企業(yè)分類與評估指標”是三年前制定的,近幾年來產業(yè)發(fā)展變化較大,原有標準中的部分內容已不適用。因此,部分會員單位已提出對標準進行修改的建議。所以此項工作有待進一步討論和調整。
截止到6月底,協會秘書處制作了4期協會簡報,向會員通報了協會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并向會員介紹了最新的國際動態(tài)。
五、不斷開拓協會在國際交流的領域
國際交流項目的重要作用在幾年協會實施的過程中體現的十分突出,每次的交流重點和收獲各不相同。在全球AIM會議上,我們的重點是參與國際標準化、技術研究、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工作,加強話語權層面的交流氛圍和參與國際事務。而今年歐州的交流則側重了與GS1國際組織間的交流(GS1荷蘭、GS1法國)以及世界500強企業(yè),其中包括3M公司、EPC檢測中心和麥德龍的革新中心。目的之一是通過學習、體會和了解,促進國內自動識別業(yè)界與GS1組織的合作(延伸國內的合作)。
4月26-30日,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團參加了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全球峰會。來自全球AIM Global的各國成員包括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韓國、巴西、印度、中國、北美地區(qū)的AIM成員國代表,美國(DOD)軍方代表、國際標準組織的專家以及世界知名公司如摩托羅拉、斑馬、Datalogic等公司代表等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分為專題演講、業(yè)界精英論壇、AIMGlobal成員國會議、RFID專家組工作會議等幾個部分,圍繞自動識別產業(yè)的戰(zhàn)略研討、標準制定、全球發(fā)展趨勢、技術研討、自動識別產品在垂直市場的應用等方面的議題,各國代表進行了充分交流。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參與了各項活動,認真聽取了大會的各項報告,并在成員國會議上根據我協會射頻工作組和VDC合作共同得出的RFID市場調研的統計數字和未來5年的市場預測進行了專題演講,其演講內容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會議期間,協會與ISO SC31工作組主席以及標準制定專家舉行了專門會晤,向國際標準化組織遞交了“漢信碼”國際標準草案。
通過參加會議和與多國代表的交流,了解了國際自動識別技術標準化的進展狀況和發(fā)展趨勢,加強了與國際標準組織的聯系,擴展了信息渠道,為今后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打下了基礎。
5月12日-21日,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代表團14人,應邀出席了在德國科隆舉辦的“歐州自動識別”展覽會,拜訪了世界500強企業(yè)3M公司、EPCglobal檢測中心和麥德龍公司革新中心,以及荷蘭JEKA公司、荷蘭GS1、法國GS1等機構。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3家會員單位參加了“歐州自動識別”展覽會,受到了國際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通過展覽會期間與德國AIM協會、參展的歐州企業(yè)以及隨后參觀3M公司、EPC檢測中心和麥德龍公司革新中心、荷蘭JEKA公司、GS1荷蘭、GS1法國,對歐洲自動識別技術應用在物流、醫(yī)藥、工業(yè)生產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產業(yè)與用戶、政府間整體優(yōu)化和企業(yè)相互間整合方面,以及國際組織與產業(yè)合作實施技術推廣項目的做法,給代表團成員深刻的啟迪。(詳見國際活動總結)。
為了使每次國際交流活動的成果和收獲及時傳達給會員,協會秘書處及宣傳工作組都在活動之后,立即通過協會的網站、雜志和簡報進行總結和專題報道,以此使我們的會員及時、深入的了解國際動態(tài)。
六、其他工作的開展
不斷提高為會員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業(yè)界期盼的行業(yè)歸口問題,一直是協會關注并努力實踐的。為此,協會在年初開始就積極向國家發(fā)改委請示、匯報:建議在《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中在第一類鼓勵類第二十四項信息產業(yè)中增加: “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設備的制造與系統應用”條目。目前,通過與發(fā)改委相關領導的交流,基本確定增加此項條目。這將有利于促進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更利于我國自動識別產業(yè)的發(fā)展及各領域自動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
今年3月,國家發(fā)改委辦公廳發(fā)出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協會將有關通知轉發(fā)給各會員單位,及時與各會員單位聯系,鼓勵會員單位申報項目,并隨時為會員單位提出的有關問題給予協調和幫助,得到了會員單位的好評。
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耳聞目睹了救災應急工作,證明了任何困難都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由于是突發(fā)事件,雖然政府、軍隊和社會各方,以及國際組織和友人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但在物資的生產、儲備、調撥、使用以及應急處置與救援等環(huán)節(jié)仍然需要加強管理。針對這一情況,協會積極組織有關會員單位,聯系有關部門,研究、策劃自動識別技術應用于突發(fā)事件和應急救援的方案。以配合“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監(jiān)測網絡、預警體系和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jiān)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nbsp;國家總體應急預案的落實。目前此項工作仍在進展中。
七、下半年需落實的工作
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之年,也是多事之年。在全體會員和秘書處的全力配合下,上半年已將大部分工作基本落實,但仍然需要大家繼續(xù)努力,將部分標準課題的掃尾工作做好;舉辦好每年一度的展覽會及論壇,接待好國際組織的訪問;開展?jié)h信碼推廣工作以及配合GS1系統在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的推廣工作;完成即定的會員發(fā)展和續(xù)展工作,以及學歷教育、教材編寫、評估修訂等。特別重要的是年底的換屆工作,初步擬定在12月11-12日召開四年一屆的會員代表大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換屆工作不僅需要前期細致的大量文件的準備(下一屆理事會的組建、規(guī)劃、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工作計劃等的制定),還需要協調上級人事和主管部門確定協會章程的修改、第三屆理事會的候選名單,以及會務工作的落實。
為確保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的順利召開,協會秘書處將全力以赴,并發(fā)揮好各職能機構的作用,提前將有關籌備工作做好。
在以上總結上半年工作成果和下半年需要落實的工作的同時,秘書處非常注重在每項工作進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彌補不足。要想將協會工作逐年上臺階,關鍵的問題是要堅持協會的一貫宗旨,把握協會工作的方向和任務。根據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協會工作的重點,服務于會員、服務于社會,認真、細致的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
因此,希望各位常務理事在審議會議的有關文件的同時,結合協會的宗旨,研究今后的協會工作如何緊密結合會員的需求去開展工作,使我們的協會工作效果最大化,提出寶貴的建議。
以上報告,請常務理事會審議。
二○○八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