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一本heyzo高清视频-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去干成人网-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移動支付市場還是“青蘋果”

作者:覃敏
來源:《新世紀》
日期:2012-02-03 14:48:59
摘要:“想象一下,你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想喝咖啡,于是你拿出手機,通過星巴克的支付應用叫一杯咖啡,然后打開手機的移動定位服務功能繼續(xù)行走。幾分鐘后,星巴克的員工踩著滑輪將咖啡送到你手上,你拿出手機輕輕一刷,交易就完成了?!边@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監(jiān)管部經理趙恩澤描繪的移動支付未來的圖景。
關鍵詞:移動支付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想喝咖啡,于是你拿出手機,通過星巴克的支付應用叫一杯咖啡,然后打開手機的移動定位服務功能繼續(xù)行走。幾分鐘后,星巴克的員工踩著滑輪將咖啡送到你手上,你拿出手機輕輕一刷,交易就完成了?!边@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監(jiān)管部經理趙恩澤描繪的移動支付未來的圖景。

  2011年的最后一天,三大運營商旗下的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令試點摸索的移動支付業(yè)務邁入合規(guī)發(fā)展的軌道。 不過,三大運營商并未因此心滿意足。一方面,僅拿到移動支付和收單牌照,與其預期的“全牌照”有差距;另一方面,在移動支付中,仍存在中國移動自主研發(fā)的2.4GHz和銀聯主導的13.56MHz兩套標準,兩套標準各有利弊,未來行業(yè)標準如何框定尚不明朗,運營商們只好斥巨資“兩條腿走路”。一位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坦言,“眼前仍像蒙著一層霧。”

  原銀聯首席研究員、現任國泰君安首席研究員林采宜指出,當前移動支付屬于微利行業(yè),商業(yè)模式并不成熟。各方參與者更多是希望通過移動支付模式觸達并鎖定最終用戶,通過其派生的其他增值服務模式盈利。

  為了能籠住用戶和占領未來的市場空間,盡管眼前微利甚或無利,電信運營商和中國銀聯仍各不相讓。

“兩條腿走路”

  目前,工信部、央行已共同啟動移動支付行業(yè)的標準制定工作,但統一的行業(yè)標準仍未正式出臺。不同頻率的標準背后,運營商和銀聯都自有算盤。

  支付行業(yè)資深人士王輝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運營商推廣移動支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用戶黏性,在激烈的競爭中守住用戶,這意味著運營商需要將具有支付功能的芯片集成在自己的SIM卡中。

  2009年4月,中國移動推出了RF-SIM卡,這種卡一般置于手機電池之后,若要實現現場支付,其射頻必須穿透電池。當時,13.56MHz頻率在穿透手機電池、金屬后蓋上遭遇瓶頸,由此中國移動力推2.4GHz頻率作為行業(yè)標準。

  這觸動了中國銀聯的敏感神經。在銀聯看來,13.56MHz頻率是國內外金融機構受理終端的通用頻率,也是其他行業(yè)的通用支付標準,能與非接觸式銀行IC卡兼容,改造成本小。

  繼中國移動之后,銀聯很快推出了自己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解決方案,堅持13.56MHz標準。隨后,銀聯著手改造POS機。截至目前,全國聯網POS機有330萬臺,其中,能夠受理13.56MHz頻率的POS機已超過60萬臺。

  在移動通訊市場處于后發(fā)地位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為了盡快拓展市場,選擇投身銀聯陣營。2009年11月,中國聯通與銀聯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次年5月,中國電信也與銀聯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暗y聯方案必須使用NFC手機,每臺NFC手機約為2000-3000元,這么高的手機置換成本令市場推廣難度很大。”支付寶策略經理張春樂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同時,銀聯方案主要是將銀行卡捆綁進手機,運營商很難避免淪為通道的命運。”

  運營商對捆綁銀行卡并不情愿。一位中國電信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試點,但推廣效果不理想。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聯通、電信也加入了2.4GHz的陣營。因政策前景及行業(yè)標準并不明朗,三大運營商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同時發(fā)展2.4GHz標準和13.56MHz標準。

  一位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中國移動基于2.4GHz標準的產品已在廣州、深圳、上海、成都、北京五地試點,基于13.56MHz標準的試商用產品正在研發(fā)解決中。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了解,在13.56MHz標準下,目前任何一家運營商都沒有正式推出將芯片捆綁進SIM卡的商用產品。現在市面上基于13.56MHz標準的產品,大都是貼卡或掛卡,即將集成借記卡、信用卡、手機錢包支付的芯片貼在手機背殼上。“問題在于,這個芯片可以貼在手機后蓋上,也可以貼在衣服上或者其他地方,運營商沒辦法捆綁用戶?!币晃恢袊苿尤耸繉ω斝隆缎率兰o》記者說。

  在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產業(yè)年會上,國家金卡辦主任、中國信息產業(yè)商會會長張琪曾表示:“標準必須統一,但標準不是惟一?!眹医鹂ㄞk在2009年成立了國內首個移動支付標準工作組。有接近監(jiān)管層的人士也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國家標準委員會、工信部以及央行正在考慮將2.4GHz、13.56MHz同時納入行業(yè)標準。

  不過,國泰君安首席研究員林采宜相信兩個標準只是過渡,終會統一到13.56MHz。她認為,2.4GHz雖然技術趨向成熟,但鋪設受理網絡、改造終端的成本較高,短期內適用性有局限。移動運營商也有向13.56MHz過渡的趨勢。

  在互不支持的兩個標準之間,運營商不得不做兩手準備。據支付寶策略經理張春樂預計,若采用2.4GHz標準,運營商改造每臺POS機的成本約500元,獨立采購每臺POS機的成本則為1200元;若布局13.56MHz標準,除了考慮NFC手機置換成本,用于新的解決方案研發(fā)的資金亦是不菲。

  德國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qū)高級顧問譚炎明指出,統一標準涉及三大運營商內部、運營商與銀聯以及背后產業(yè)鏈的利益博弈,最后結果尚不明朗。

市場還是“青蘋果”

  移動支付主要分為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所謂近場支付,即直接“刷”手機支付;而遠程支付是通過發(fā)送支付指令(如網銀、電話銀行、短信支付等)進行支付。三大運營商在拿到支付牌照后,主要還是致力于發(fā)展障礙小的遠程支付業(yè)務,而真正意義的“刷手機消費”——近場支付,還有待運營商攻克技術難關。在近場支付市場,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在推廣手機錢包。手機錢包是類似于第三方預付卡的儲值賬戶,可以為用戶提供小額消費服務,用戶可在簽約商場、超市、便利店像刷公交卡那樣現場消費,即刷即走。

  “較之捆綁銀行卡,手機錢包顯然能給運營商帶來更大收益?!睆埓簶方o財新《新世紀》記者算了一筆賬:若直接刷銀行卡消費,發(fā)卡行、收單機構、銀聯將以7︰2︰1的比例分配手續(xù)費;若通過手機刷銀行卡消費,運營商獲得的收益取決于它的談判能力,發(fā)卡行、收單機構、銀聯、運營商或按6︰2︰1︰1的比例進行分配。但若通過手機錢包消費,運營商將通過自有賬戶結算,掌握整個環(huán)節(jié)的主場權,或僅需與收單機構按8︰2的比例分配??梢姡谶@幾種模式之下,運營商都有動力進入收單市場,并爭取獲得預付卡牌照,以在后端收益分配中提高分成比例和話語權。

  2011年10月,中國移動與浦發(fā)銀行聯合推出“手機錢包聯名卡”。這張卡集借記卡、信用卡、手機錢包功能于一體。以398億元代價認購浦發(fā)20%股權的中國移動,不僅與浦發(fā)共享借記卡、信用卡帶來的手續(xù)費收益,還可獲得手機錢包的大部分收益。

  林采宜認為,浦發(fā)與移動的戰(zhàn)略合作,其根本訴求是浦發(fā)來自資本充足率方面的財務要求;而移動的訴求則在于借助浦發(fā)跨越金融資質障礙,可開展更多移動支付業(yè)務的嘗試。目前,手機錢包聯名卡有一定的市場領先性,但由于受理終端的局限,規(guī)模上還難以上量。

  若要開展手機錢包業(yè)務,張春樂認為,運營商需要以靈活的策略打通終端受理體系,同時還需要向央行“討一個預付卡業(yè)務牌照”。

  2011年底,央行向三大運營商發(fā)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非“全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經營范圍為固定電話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中國移動則為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至今,三大運營商仍在向央行申請增補經營業(yè)務范圍。之所以暫時拿不到“全牌”,易觀分析師張萌認為,運營商在其他業(yè)務上可能未達到央行規(guī)定的要求,尤其是安全要求。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則透露,央行只想讓運營商從事自己行業(yè)內的事情,PC端支付及預付卡業(yè)務等,還是交給第三方支付公司。

  據艾瑞咨詢的研究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規(guī)??傤~為481.4億元,同比增長149.4%,用戶規(guī)模為1.9億。預計2013年,移動支付交易規(guī)模超過2000億元,用戶規(guī)模增至4.8億。

  財新《新世紀》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也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移動的手機支付業(yè)務用戶數接近5000萬,合作商戶超過14000家,交易額超過100億元。但是,真正刷手機的消費者并不多?!斑@些交易額大部分來自于手機充值、繳話費,以及運營商自有業(yè)務支撐的交易等?!蓖踺x表示。

  據中國移動內部人士透露,拿了牌照后,中國移動首先會對自有業(yè)務進行支付的遷移,如手機充值、繳話費、更改話費套餐等業(yè)務將逐漸采用自己的支付產品,營業(yè)廳也將開始用自己的POS機進行收單業(yè)務。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在全國80多個城市上線水、電、燃氣、醫(yī)保等九大類約400個繳費項目。張春樂坦言,這類公共繳費項目盈利微薄甚至出現虧損,它主要是為了先將用戶培育起來,再慢慢向近場支付遷移。在王輝看來,“刷手機時代何時到來,取決于市場的成熟度?!彼J為,從中國支付行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從紙幣支付向信用卡支付過渡用了二三十年;從信用卡支付到互聯網支付用了不到十年;而從互聯網支付到移動手機支付,預計需要二年到四年的發(fā)展才能初具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