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附一院率先啟用一卡通自助機
今后市民看病,只要隨身攜帶有銀聯標志的銀行卡或現金,就可直接在機器上完成掛號繳費,無需受累再到窗口排隊等待。記者昨日從蘇大附一院獲悉,經過兩周試運行,由該院率先試點的“一卡通自助服務機”正式投入使用,將有效改善以往患者看病的“三長一短”現象。據悉,該智能自助機將在市區(qū)其他醫(yī)院陸續(xù)安裝。
一卡通自助繳費流程
工作人員正在指導市民使用一卡通自助機
附一院門急診辦副主任施從先介紹,目前,附一醫(yī)平均日門急診量達到7000多人次。患者就診前掛號就診后繳費大多需要到窗口排隊,費時費力。啟用“一卡通自助服務機”最大好處是減少了掛號和繳費排隊環(huán)節(jié),試運行兩周,每天約有三四百號患者使用。
“一卡通自助服務機”到底如何自助掛號、收費呢?下午一點半,市民胡女士要看附一院的皮膚科,記者跟著她走了一遍。在導醫(yī)的引導下,胡女士嘗試在自助機上掛號。只見她按下“市民卡用戶”按鈕,插入市民卡,選擇“掛號”,很快自助機吐出一張掛號單,掛號成功沒有收費。導醫(yī)告訴她,為了方便病人,掛號時,自助機只掛號不收費,掛號費等付檢查費或藥費時一并支付。
隨后胡女士來到5樓的皮膚科診室。醫(yī)生診斷她皮膚是輕微過敏,給她開了藥方。拿藥要繳費,胡女士繼續(xù)走到自助機前嘗試繳費。按下“市民卡用戶”按鈕,插入市民卡,確認藥方后,經系統結算,她需支付91.6元,其中醫(yī)保支付80.0元,還剩11.6元需自費。
對于這自費部分,自助機提示她選擇“銀聯卡支付”還是“現金支付”。胡女士隨身帶了工商銀行卡,她就把銀行卡在自助機上一刷,按下密碼,11.6元就直接付掉了。藥單和繳費憑據立刻“吐”出來,憑這些胡女士在一樓藥方順利拿到藥。這樣的看病經過讓她很滿意,“完全不用窗口排隊,省力也省時間,感覺就像用銀行自動存款機一樣方便,而且繳費明細也清清楚楚?!?
導醫(yī)徐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掛號機也有自助繳費功能,但患者必須將市民卡和某家銀行卡綁定,而且系統支持或患者選擇的銀行都不統一,有一定限制性?!爆F在自助機不需要去網點開通綁定,只要有市民卡或者身份證就能掛號、有銀行卡或者現金就能實現繳費。不過,現金支付自助機只識別50元、100元,且不具備找零功能。那么多付的錢會在24小時之內轉入市民卡自帶的“電子錢包”賬戶中,市民可用于下次支付。
目前像這樣的自助機在附一院上了10臺。接下來,該院十月份還將在二樓安裝自助機,年內有望每個樓層的診室門口都安裝,“大部分人工窗口會撤掉實現診間繳費,也就是說患者就診后直接在診療室邊就能刷卡繳費,最終讓大家徹底擺脫窗口排隊苦惱?!奔痹\辦副主任施從先介紹說,醫(yī)院認為比較理想的看病流程就是:病人在一進門的老掛號機上掛號或取號,然后就去診室看病,看完病直接在新自助機上繳費,隨后檢查或拿藥,最后離院,實現分流。
市衛(wèi)生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吳亞告訴記者,以前市民看病“三長一短”,即掛號排長隊、就診排長隊、繳費排長隊,看病時間短。今年上半年起,市衛(wèi)生部門、醫(yī)院和銀行商議完善和升級市民卡功能,“一卡通自助服務機”尚處于試點階段在市區(qū)各大醫(yī)院探索。目前市立醫(yī)院本部和市中醫(yī)醫(yī)院已安裝了數臺試運行。不過,中醫(yī)醫(yī)院現在僅限持市民卡的患者,自費用戶暫時沒開通。除了三級醫(yī)院,我市部分二級醫(yī)院對自助機也有同樣需求,目前也都在測試階段。
要特別提醒市民的是:如果就診后既不需要做檢查,也不需要購藥,但還是不能忘記補交掛號費直接回家。在欠費的情況下,病人下一次就診時,將無法掛號,需要補交上一次的掛號費后才能再次掛號,耽誤就診。欠費累計超過三次后則會被列入醫(yī)院就診“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