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推動無人汽車和物聯網發(fā)展
不論是谷歌、微軟、IBM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是本田等專注于機器人研發(fā)的廠商,還是麻省理工等知名學府,均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未來發(fā)展的重點。
“智能”是我們經常在數碼設備領域看到的形容詞,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顯然這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詞匯。而事實上,真正可以讓設備智能化的關鍵技術在于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的崛起有望真正改變人類的生活,帶來直立行走的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和更好的物聯網體驗。知名科技媒體Computerworld近日撰文,對人工智能發(fā)展現狀及未來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看其中關鍵的部分。
科技公司及大學研究所均關注人工智能
神經網絡學習算法一直是科技領域的重點,意味著機器人也可如人類一樣,進行類似于大腦復雜運算及感知,這便是人工智能的意義。不過,即便人工智能的定義早在上世紀便被提出,也有大量充滿想象力的科幻電影出現,但一些預言并沒有實現:沒有機器人仆人服侍我們的生活、沒有能夠自動規(guī)劃路線的飛行器,我們的房子顯然也不能與我們溝通。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人工智能已經完全沒有希望。今天,不論是谷歌、微軟、IBM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是本田等專注于機器人研發(fā)的日本廠商,還是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學府,均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未來發(fā)展的重點。那么,人工智能已經進展到何種程度呢?
人工智能目前的成果及前景
初期的人工智能技術其實無處不在,比如你手機中的Siri或是Windows 10中的Cortana。自然語音識別及處理、物體識別、計算機視覺、翻譯機器等等,均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很多部分我們已經可以體驗到。而將這些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則是將其產品化的重點。
目前,谷歌已經在神經網絡領域取得一定突破,使得計算機可以理解句子及文檔的含義;IBM的Watson超級計算機能夠在智力競賽中打敗人類,而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顯然也是將多種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產物。
在未來10至20年內,我們可能依然無法看到科幻電影中那些擁有人類情感表達的機器人,但在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家居、軟件應用等方面,人工智能將會進一步商品化,這是值得期待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