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難|飛機失事頻發(fā) 國際反恐形式嚴峻
近來,你“恐飛”了嗎?
小編不是憑空提出此問題
2014年3月馬航MH370無故消失
2014年7月馬航MH17被飛彈擊落
……
2015年3月德國之翼A320山區(qū)墜毀
就在上個月底,俄羅斯A321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上空飛行時墜毀
你也被以上事件引起了傷痛和恐慌情緒?現實情況是,飛機頻頻失事已加劇了公眾對乘坐飛機的恐懼,并引發(fā)各方對航空安全問題的更多關注和反思。
針對飛機的暴力行為是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恐怖襲擊或危險個人利用飛機實施自殺式犯罪行為都給航空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截至11月18日,俄羅斯發(fā)布公告稱,俄空客A321型客機上載有爆炸裝置,爆炸是導致客機失事的原因,已確定為恐怖襲擊。而德國之翼事件矛頭指向了受抑郁困擾的飛行員蓄意墜機。馬航MH370失聯也被懷疑為恐怖襲擊事件,調查證實至少有4名偽造護照的乘客登上了飛機。在美國的“911”事件中,4架飛機被劫持,其中3架先后撞擊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1架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2998人遇難。為了制造大規(guī)模的恐慌,恐怖分子經常選擇利用飛機作為襲擊的武器和目標。有航空安全專家表示,數據上來看,國際機場每六個月就有人企圖搞破壞,制造恐慌。
登機前的安全檢查是保障飛機安全的重中之重。每個國家安檢措施都有所不同,目前主要包括有查驗相關證件、使用探測儀等進行行李及身體掃描、搜爆警犬對行李進行檢查等。此外,英國及歐盟國家要求除了對乘客檢查外,對機場工作人員及飛行員的每一次進出安全區(qū)都要實施檢查。但接連發(fā)生的飛機遭受恐怖襲擊事件說明,諸多機場的安檢流程依舊存在巨大漏洞。
為什么恐怖分子或有犯罪傾向的人員能躲過層層檢查成功登機或被航空公司錄用,這里有一個重要的詞語,叫“偽造”。國際刑警組織表示,目前全球至少有4000萬個偽造或被偷的護照。從辦理登記手續(xù)到真正登上飛機,盡管需接受四次以上的安檢,但持假護照登記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艱難。大多數機場安檢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護照的真?zhèn)紊?,而人證比對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人來識別,在這種情況下,長得相似或通過化妝等手段,很容易混過安檢。同樣的情況是,危險分子偽造身份信息、健康信息或犯罪記錄躲過航空公司對員工資格的審核,從而達到利用職務之便威脅飛機安全的目的。
目前,一些國家已采用生物識別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生物識別技術是利用個體先天具有的生物屬性來辨別個體的身份特征,是天然的無法偽造和復制的個體身份證明,包括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技術等。其中虹膜生物識別技術以其高精準度和高可靠性尤其適用于對安全性要求高的航空安全及出入境領域。美國夏洛特道格拉斯國際機場、英國西斯羅國際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和阿聯酋的迪拜機場等都已采用了虹膜生物識別技術。利用該技術,迪拜機場海關人員已經成功遣返試圖進入迪拜的在阿聯酋犯有前科的50萬外國人。
可惜的是,目前為止,生物識別技術在航空安全監(jiān)管領域的應用只存在少數國家和地區(qū),并未得到普及化推廣。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反恐形勢,強化航空安全已勢在必行,我們也期盼以虹膜識別技術為代表的更多有效的措施和技術被推行應用于保障乘客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