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今年將建成智慧城市平臺 年內有望發(fā)放“基礎數據”市民卡
1月6日,在沈陽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沈陽市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李瑩介紹,今年6月沈陽將建成智慧城市統(tǒng)一平臺,未來依托于平臺采集到的大數據,可以解決由于適齡入學兒童數量測算不科學導致的學位不足、學區(qū)劃分不科學等問題,而且政府部門數據共享,部分數據也將向社會開放。
李瑩介紹,智慧城市平臺依托于多類別的數據庫,包括人口和法人基礎數據庫,每個人從出生到入學、就業(yè)、結婚、懷孕、生病、搬家等信息都會進入數據庫,還有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城市建筑物數據庫,建筑物的名稱、結構、用途等信息都將進入數據庫。此外還有宏觀經濟數據庫、社會發(fā)展基礎數據庫等。依托于這些數據,就可以進行更準確的大數據分析,科學預測出某一新建小區(qū)或某一新開發(fā)地區(qū)入住人口會產生多少適齡入學兒童,從而科學規(guī)劃新建校舍的規(guī)模,科學設定學位數并規(guī)劃學區(qū)。
“智慧城市平臺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它讓市民辦行政手續(xù)更便捷?!崩瞵摻榻B,今年6月,智慧城市統(tǒng)一平臺建成后,沈陽各委辦局的信息可以實現共享,市民辦事審批不用一遍遍復印材料,帶一堆證件。政府部門的部分數據也將實現向社會開放、供市民查詢。此外,還可以幫助快速定位失蹤人口,享受服務不出家門,購物更優(yōu)惠,看病不用排隊,等車不用挨凍等。
大數據平臺建成后,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是否又面臨新的尷尬?對此,李瑩表示,政府部門會規(guī)范數據采集主體,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個人隱私保護、數據資源開發(fā)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此外,還將引入第三方建設監(jiān)控預警平臺,以不斷完善平臺的安全保障。
李瑩介紹,市民卡是市民與智慧沈陽平臺連接的重要載體,目前市民卡具體方案正在制定中,需要經過專家評審,如果能順利通過,將有望在今年內開始發(fā)放。市民卡關聯著每個人的基礎數據信息,可以實現“城市一卡通”的功能,可以購物、乘坐公共交通、個人信息錄入等。為了方便市民,初期應用時不會讓市民領取新卡,而是通過一個碼讓市民手中現有的每一張卡都具備市民卡的功能。李瑩表示,隨著大數據庫的不斷完善,個人的市民卡、手機、電腦等終端,以及公共場所的攝像頭等所采集的數據都可匯總到智慧沈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