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世界網(wǎng)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港珠澳大橋提供ETC等多種支付 開通跨境巴士等多種公交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手機中國網(wǎng)
日期:2018-10-26 09:33:27
摘要:港珠澳大橋?qū)⑻峁┒喾N便捷支付方式,內(nèi)地ETC、香港快易通皆可在港珠澳大橋?qū)崿F(xiàn)電子不停車通行,同時還可通過人民幣現(xiàn)金、銀行卡、支付寶和微信進行通行費支付。
港珠澳大橋?qū)⑻峁┒喾N便捷支付方式,內(nèi)地ETC、香港快易通皆可在港珠澳大橋?qū)崿F(xiàn)電子不停車通行,同時還可通過人民幣現(xiàn)金、銀行卡、支付寶和微信進行通行費支付。
今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fā)言人吳春耕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工程,鋼結(jié)構(gòu)橋梁、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規(guī)模及技術難度均為世界之最,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最為復雜的橋島隧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西接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廣東省珠海市,跨越伶仃洋,總長約55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大橋通車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時間將由水路1小時、陸路3小時以上,縮短為30分鐘左右,港、澳之間也實現(xiàn)了陸路連通。
據(jù)吳春耕介紹,大橋建設過程中,交通運輸部組織成立了由交通運輸部領導任組長、原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任副組長、41名院士和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審批初步設計時共開展25項專題研究。
自前期工作階段開始,共有100多家科研單位、1000多名科技人員開展了300多項課題研究,取得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大橋建設相繼攻克了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海中人工島快速成島、海上裝配化橋梁、海洋混凝土結(jié)構(gòu)耐久、跨海集群工程技術標準等世界級難題。
目前,港珠澳大橋跨境通行車輛按照配額制度執(zhí)行。吳春耕表示,為滿足群眾出行需求,大橋已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跨境巴士(城市間)、穿梭巴士(口岸之間)及出租車,而范圍更廣的跨境車輛通行政策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