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智能交通讓紅綠燈變“聰明”
家住長沙雷鋒大道與岳麓大道交會處的張先生,工作日都要驅車前往橘子洲大橋西附近上班。近兩年來,他明顯感覺馬路暢通許多。
這得益于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已經完工的交通管理指揮中心二期項目,各個路口智能交通信號燈的啟用。令張先生更為期待的是,該中心三期項目將繼續(xù)擴大智能信號燈覆蓋面,大幅縮短他從家到單位駕車用時。
“三期工程可實現道路交通由線控到面控,智能信號燈對覆蓋馬路整體進行優(yōu)化配時,提升馬路網的通行效率?!苯眨L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情室民警邵安生向記者透露,目前,該項目三期工程已立項,正在進一步調研中。
一大平臺兩大系統(tǒng)
邵安生介紹,總體來說,長沙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包含了一大平臺、兩大系統(tǒng)。
所謂的平臺,即調度指揮平臺,主要指的是大屏幕建設。大屏幕采用了國內領先技術,支持高清視頻信號顯示,保證觀看效果。
兩大系統(tǒng)包括智能交通集成指揮調度系統(tǒng)和高清電子監(jiān)控、電子警察系統(tǒng)。智能交通集成指揮調度系統(tǒng)軟件由長沙市公安局自主研發(fā),包含警情處置、查緝布控、電子巡邏等九大模塊,九大模塊被細分成100多個子塊,功能一應俱全。
電子監(jiān)控采用的攝像機,在技術上是按照目前國際最高清標準制作,可360度掃描。電子警察除了抓拍功能之外,兼具卡口功能,即卡口處每經過一輛車便抓拍一張圖片,收集車輛信息,同時對卡口流量進行統(tǒng)計,為后臺輔助決策提供依據。
可根據車流量分配紅綠燈時間
長沙交通管理指揮中心于2011年啟動一期項目,2013年3月啟動二期,經過三年的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
“為了進一步完善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功能以及覆蓋面,三期項目已完成了立項?!鄙郯采蛴浾呓榻B,三期建設將對智能交通應用軟件進行升級,包括增加交通運行指數測評、停車信息管理平臺、增加視頻資源整合平臺。
其次,對二三級分控中心進行建設,形成扁平化的指揮管理系統(tǒng);以及增加智能化應用。
此外,三期工程將在201個路口安裝智能信號燈、230個高低位高清電子監(jiān)控和110個電子警察,“這個意義重大?!?/P>
邵安生簡單地介紹了智能信號燈的工作原理。智能信號系統(tǒng)通過埋藏在馬路地下的電感線圈測算路面車流,根據車流量分配紅綠燈時間,從而提高十字路口的車輛通行效率。
電子監(jiān)控力爭二環(huán)內全覆蓋
7月21日上午10點,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由東二環(huán)晚報大樓高位攝像機傳回的畫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東二環(huán)由南往北方向有堵車現象。
該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立即通過電腦錄入此次擁堵的時間、地點及原因等,使用智能交通集成指揮調度系統(tǒng)軟件定向將該指令發(fā)送到路段管轄的交警中隊。
不到5分鐘,在指揮中心大廳屏幕可以看到,該擁堵路段出現了一交警駕駛著閃著警燈的摩托車進入了現場疏導。
事實上,東二環(huán)晚報大樓高位攝像機只是長沙城區(qū)現有460個點位中的一個,其中包含高點位攝像機124個,低點位攝像機336個,覆蓋了長沙主城區(qū)絕大部分地段。
“高位攝像機主要看宏觀交通狀況,可察看馬路3~4公里范圍。低位攝像機除了看路況以外,還可用于違法抓拍,如實線變道、違章停車等。”邵安生介紹,三期工程增設的230個高低位高清電子監(jiān)控和110個電子警察,將進一步擴大監(jiān)控覆蓋范圍,力爭長沙二環(huán)線內全面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