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擬強制裝“電子身份證” 會增加市民負擔嗎?
汽車電子標識就是“電子車牌”,在汽車上安裝一個芯片,然后實現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對車輛身份的識別、動態(tài)的監(jiān)測,附帶實現流量監(jiān)測。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防偽。每張RFID標簽都有全球唯一ID號碼,而且是不可修改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讀寫器對過往車輛的檢查,擁有假證或不合法車輛是很容易被識別出來的。其次,汽車電子標識還可以防借用。防盜用也是汽車電子標識的一大特殊功能。如果某車證不慎遺失,不僅僅可以通過上述手段從車證號碼和車證的統(tǒng)一性上判別某車輛是否有權使用該車證,還可以通過失主掛失的方法使該車證失效,一旦某車輛使用掛失車證試圖出入時,就可以被識別出來。另外,每個電子標簽都附帶有防拆卸功能,安裝好以后,一旦進行拆卸,電子標簽將無法工作。
今后,深圳市的機動車有望強制要求配發(fā)、安裝電子識別芯片。這張小小芯片被稱為“汽車電子身份證”,集車輛身份識別、動態(tài)監(jiān)測于一身,使深圳市的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渡钲诮洕貐^(q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修改一稿征求意見稿)》近日在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布,向社會征求意見。
為機動車配發(fā)電子識別芯片是公安部在全國推行的加強機動車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深圳被明確列入第一批試點城市。在汽車上安裝電子識別芯片,就可以實現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對車輛身份的識別、動態(tài)的監(jiān)測,附帶實現流量監(jiān)測。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讀寫器對過往車輛檢查,擁有假證或不合法車輛很容易被識別出來。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識別芯片不具備GPS定位功能,因此不牽涉到隱私問題,而且它采用安全加密方式,非公安系統(tǒng)設備無法進行識別。
根據市公安部門的意見,安裝電子識別芯片會首先選取部分出租車、營運大巴車試點,待時機成熟后再推廣。
安裝電子識別芯片,會不會增加市民負擔?根據此次《征求意見稿》,安裝電子芯片的費用由政府承擔。但是,有破壞或者擅自拆除機動車安裝的電子識別芯片行為的,將由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重新安裝并處500元罰款。
規(guī)劃設置共乘車道,在特定路段、時段限制“單人單車”上路,是在“一審”時最富有爭議的條款之一,有委員認為它是否可行需要深入研究。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就此問題和市交委、市交警局探討,并聽取有關人大代表意見。經研究,規(guī)劃設置共乘車道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什么地段、什么時間規(guī)劃不僅會對該路段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影響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還可能引發(fā)有人通過乘車來牟利的行為,使共乘車道的設置失去意義,建議條件成熟后再做有關規(guī)定。因此,規(guī)劃設置共乘車道的內容在此次《征求意見稿》中被刪除。
公安部交通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不夠。紅綠智能化不夠主要是因為路面的交通感知的設備還不準確,流量采集不準確,所以導致信號配置不準確,感知不夠?,F在國內有些城市為了有效識別汽車身份,已經開始在城市交通管理、收費管理當中使用高頻的RFID芯片,這種RFID是比較粗淺的,而且用的是國外的芯片,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而且這么多城市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做的,最大的問題是互通互聯問題。基于以上的原因,公安機關準備搞統(tǒng)一的汽車電子標識。
據了解,由公安部牽頭8部委參與的汽車電子標識國家標準已經于2014年11月底出爐。RFID汽車電子標識的普及推廣已進入倒計時,將率先在無錫、北京、深圳等幾個城市試點。2015年初,首批符合國標的汽車電子標識將在無錫開展示范應用,首批發(fā)放10萬張,3年后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