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陽RFID檔案條碼管理系統(tǒng)解決方案
1 簡介
1.1 基本介紹
適用對象:有一定數量的檔案的組織,包括各種類型的檔案室、檔案館、人事管理檔案部門、國土、工商、建委、稅務、財政、各大中小教育院校、企業(yè),也可以用于對圖書館的圖書管理。
產品簡介:系統(tǒng)全稱為檔案條碼管理系統(tǒng)(Integration Document Bar Code Manage System),是飛致創(chuàng)陽自主研發(fā)的、針對有一定數量檔案的組織,方便其管理物理檔案(即實物檔案)及電子化檔案的應用軟件,已經在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及其下轄20個分局成功應用。軟件采用Browser(客戶端)/Server(服務器端)結構模式開發(fā),界面簡潔,操作簡單,維護簡便。
支持碼制:系統(tǒng)默認支持的二維條碼碼制為QR Code條碼格式。

1.2 應用價值
我們都這樣管理檔案:
l 出入庫:采用紙質或excel方式記錄,以便了解出入庫情況。
l 存放:業(yè)務不斷增長,歷史檔案隨之增加,建設超大物理空間用于存放檔案。
l 利用:借閱歸還采用紙質或excel方式記錄,以便規(guī)范管理。
l 管理:采用excel建立檔案列表,方便統(tǒng)計;采用人工方式對檔案進行清查核對。
l 電子化:為便于利用,將檔案全部掃描成圖像文件后,放到單位的服務器上,共享方式查看。
我們都知道問題所在:
l 存放:
大量的業(yè)務,需要若干階段(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完成。
為便于查找,需要將這些階段的檔案都放到一起,只好在擺放檔案時預留空位,導致存放空商更加緊張;
為節(jié)約空間,可以按檔案產生時間的順序存放,但查找時又非常不便;
大量過期檔案,既沒有多少保留價值,又不便隨意處理,真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l 利用:
借閱管理不足,紙質的借閱登記,一是查詢困難,二是對于很多快速查看者(看幾分鐘的),現實條件中紙質借閱登記形同虛設,三是對檔案控制困難,借出和歸還容易出現檔案缺失;
珍貴歷史檔案,頻繁的查看可能會形成破壞。
l 管理:
查詢統(tǒng)計時,每次通過excel進行,操作復雜且相對專業(yè);
清查核對時,需要大量人工進行核對,此時紙質借閱登記的缺點暴露的清清楚楚:需要一卷卷核對到底是缺失了還是借出去了。
l 電子化:
電子化方便了我們的查看,解決了過期檔案的存放問題,這很好。但如何記錄何時何時人看過哪些檔案呢?如果有涉秘檔案,如何控制查看的權限呢?
利用該系統(tǒng),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l 出入庫:通過系統(tǒng)進行登記導入,可單個也可批量。
l 存放:
入庫時對檔案進行位置編碼,無論如何存放,都可以快速方便的查找定位;
利用飛陽rfid技術,可以實現對檔案的精確定位。
l 利用:
借閱管理電子化登記。
針對電子化檔案,實現遠程借閱、遠程審批、到期自動終止借閱;
針對實物檔案,利用飛陽rfid或二維條碼技術,無需人工輸入,借助掃描設備,輕松完成借閱及歸還登記;
充分利用電子化檔案,減少對珍貴檔案的破壞。
l 管理:
查詢方便,系統(tǒng)提供多種條件,可以方便組合;
統(tǒng)計簡單,設定好不同的統(tǒng)計條件,可以簡單快速的給出統(tǒng)計結果和明細;
清查核對,利用飛陽rfid或二維條碼技術,通過手持終端設備,快速完成對檔案的收集,通過與借閱登記信息進行比對,系統(tǒng)自動給出檔案清查核對的結果:哪些檔案丟失了、哪些檔案被借出不在庫了。
l 電子化:
采用完整的權限控制管理手段,可以將每一卷電子化檔案的查閱權限精確控制到對應的人、組織;
針對政府等機構,還可以分為內、外部人員的不同方式進行借閱,使公眾可以通過機構提供的查詢渠道(辦事大廳、互聯網)查閱關注的檔案。
1.3 架構設計
l 明確技術標準,結構化數據設計,信息共享,數據整合
明確采用的技術標準,采用結構化設計數據存儲方式,基礎信息共享使用,整合數據流,做到有點有面。
l 開放式體系架構
功能的可擴展性強,使用的可操作性強,維護的簡易便捷靈活。
l 符合檔案管理業(yè)務特點的體系架構
適應檔案管理的業(yè)務流程的調整,通過工作流引擎實現流程重構和隨需變化。
l 靈活、安全、嚴格的操作應用及維護
利用平臺的開放性,實現信息的多渠道共享,集中展現。為工作決策提供依據,提升工作效率。通過分級別、按功能模塊、部門、人員、具體數據的四級授權機制,實現權限控制的精確、高效管理。
l 多層架構體系,分離系統(tǒng)的應用、數據運算、數據存儲
采用三層架構體系,將系統(tǒng)的應用、數據運算、數據存儲全部分離開,一方面實現系統(tǒng)的開放性,為其它系統(tǒng)或應用時共享數據提供接口,另一方面,為系統(tǒng)本身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擴展性、可操作性。
1.4 技術標準
“嚴密整體設計、把握核心需求、人性化界面設計、協同管理模式、全面動態(tài)配置”是我們的主體設計思想。
1、 開發(fā)標準規(guī)范
項目開發(fā)遵循ISO、GB 和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即須遵循《GB8566-88計算機軟件開發(fā)規(guī)范》、《GB8567-88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fā)文件編制指南》、《GB9385-88 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編制指南》、《GB9386-88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guī)范》等。
能夠支持多種網絡傳輸協議,方便有效地實現與各種系統(tǒng)連接和交換數據。
2、 使用技術標準
全面采用的微軟的技術平臺,開發(fā)該項目。其基本開發(fā)及運行環(huán)境如下:
開發(fā)語言:Asp、Asp.Net、JavaScript、HTML、SHTML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2003 SERVER
數 據 庫:Access及SQL SERVER
應用服務:IIS5以上或客戶端直接調用
二次開發(fā)接口:開放源代碼、開放數據庫結構
3、 采用技術構架
以三層構架定向開發(fā)該項目,其第一層(即“用戶界面層”),采用http方式直接應用,界面層主要是微軟ASP、.net語言和HTML語言編寫;第二層(即“業(yè)務邏輯層”),采用組件化控件方式編寫的功能實現方式;第三層(即“數據層”),采用存儲過程實現程序對數據庫的數據操作、兩者之間的數據交互;同時,通過提供數據調用方式及自定義函數,為以后軟件系統(tǒng)功能擴展時的二次開發(fā)提供數據交互接口。
1.5 運行環(huán)境
iDCM系統(tǒng)運行所必須具備的基本運行環(huán)境包括服務器端軟硬件、客戶端軟硬件(可選),其配置具體如下:
1. 軟件(服務器端)
1、數據庫 SQL2000及以上;
2、操作系統(tǒng) 服務器 win2000 server 及以上
3、瀏覽器 IE 6.0及以上;
4、備份工具 根據CEMC需要進行選配;
5、機器名 不能帶“-”字符,不能是中文字符;
6、IP地址 不限定,最好靜態(tài)指定的獨立IP地址;
7、專機專用 除辦公軟件外,建議最好不要裝其他應用軟件。
2. 軟件(客戶端)
1、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tǒng)
2、瀏覽器 IE 6.0及以上;
3、字處理 office系列;
3. 硬件(服務器端)
最好配單獨的服務器。
4. 硬件(客戶端)
普通PC機,性能越高越好,顯示器分辨率保證不低于1024×768。
以上配置由客戶自行準備。
在飛陽軟件系統(tǒng)的報價中,還包含以下硬件配置,具體如下:
5. 條碼掃描器(1臺)
設備名稱:FY-2520
技術參數:
全向掃描模式,能夠解讀所有標準一維條碼和PDF417、microPDF、Postal以及QR等二維條碼。
能夠清晰的掃描jpg、bmp、和tiff格式的圖像。
外殼結實可靠,考慮不同的操作環(huán)境。
目標鎖定精確,加快掃描速度。
支座自動探測功能,便于固定式掃描,考慮檔案清查使用。
接口方式:串口、鍵盤口和USB方式。
6. 條碼打印機(1臺)
設備名稱:S4231
技術參數:
打印速度:最快能達到每秒鐘5英寸以上。
處理器及內存:處理器為32位,內存4M RAM / 2M FLASH。
支持一維和二維的條碼打印。支持串口、并口和USB打印方式。
2 功能介紹
2.1 功能簡介
系統(tǒng)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
協同辦公——協同辦公的基本功能
檔案管理——檔案管理系統(tǒng)的全部功能
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用戶、權限及其它必要的管理及設置

以飛陽iOA為基礎,結合二維條碼或RFID技術,實現對檔案的規(guī)范管理及協同應用。
2.2 協同辦公部分
該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組織內部的協同及無紙化辦公。
l 在線溝通:
分為:即時交流、在線調查、員工論壇三個功能
作為組織內的員工間涉及工作方面的交流平臺,結合了電話、郵件、qq、msn等主要溝通功能,不僅規(guī)范了組織內部的工作溝通行為,同時還能協同員工的溝通內容,,使組織管理更加即時方便快捷。
l 公共信息:
作為一個功能,內容可細分為組織新聞、通知、規(guī)章、知識
作為組織文化展示的共享平臺,實示展現組織的各種信息、資訊。信息的發(fā)布經過相應的審批流程,同時還可以確定信息的接收范圍,在共享組織公共信息資源的同時,做到對這些信息的可控性、可操作性。除了體現出信息共享的作用,還為組織的知識積累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管理工具。
l 個人辦公:
分為:待辦事項、待閱信息、日程、日記/計劃、通訊錄、我的建議、個人短語/相冊/收藏等主要功能
組織內的任何一個員工,都可以通過此平臺,辦理屬于自己的辦公事務;完善的主動提醒功能,隨時提醒自己需要辦理的各種事務;豐富的個性化功能,為展現個人的風采提供了平臺。
l 行政辦公:
分為:會議管理、車輛管理、資產管理等三個功能
以工作流為基礎,將組織內涉及到行政辦公的事務集中起來,實現網絡協同及無紙化辦公,不僅規(guī)范了組織內的行政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時還實現了“事找人”的主動提醒辦公,減少因人為因素而出現不必要的遺漏。
2.3 檔案管理部分
檔案管理的核心功能,實現對物理及電子檔案的一體化管理,以下所有功能,都可以分為物理檔案及電子檔案兩個部分,即可以兩者同時使用,也可以分別使用。
l 借閱導航:
為初次進行檔案借閱的人提供的借閱向導,幫助不熟悉的用戶理解借閱過程。
l 內部借閱:
分為:快速借閱、借閱申請、我的檔案柜
快速借閱,針對有檔案借閱權限的用戶,提供的快速查看電子檔案,該功能需要電子化檔案的支持,借閱過程不需要管理員審批,借閱記錄自動生成;
借閱申請,需要詳細查看的檔案,無論是電子還是實物的,需要通過該功能進行申請,得到審批后才可以看到檔案;
我的檔案柜,記錄所有個人的檔案借閱記錄。
l 外部借閱:
分為:借閱申請,檔案查閱、借閱記錄
主要為非組織內人員借閱查看檔案設計的功能,外部人員先到組織的接待處提出借閱申請,由接待人員通過系統(tǒng)提交申請書,并填寫外來借閱人基本信息,系統(tǒng)同時生成隨機檔案查閱密碼;
檔案查閱,當外部人員的借閱申請獲得審批后,借閱人員根據獲得的隨機檔案查閱密碼在指定的設備上(如接待處的某pc機上)、指定的時間內查閱,過期自動終止借閱;
借閱記錄,外部人員的檔案借閱記錄留存;
說明:該功能也可以將外來借閱擴展到互聯網上,借閱人員通過互聯網自行提交借閱申請,然后通過互聯網在指定的時間內查看所借閱的檔案。
l 借閱管理:
分為:借閱登記、借閱審批、借閱歸還、歷史借閱
借閱登記,針對沒有條件進行申請的用戶,直接到檔案存放處借閱的,直接進行借閱登記;
借閱審批,通過系統(tǒng)提交的借閱申請,都在此處進行審批,如果是實物檔案的借閱,還需要在此處進行領檔登記,領檔登記可以結合二維條碼,直接掃描識讀,無需人工輸入;
借閱歸還,如果是電子檔案,借閱到期后自動歸還,如果是實物檔案,在此處進行歸還登記,可以結合二維條碼,直接掃描;
歷史借閱,所有借閱過程記錄的查詢留存。
l 檔案管理:
該部分功能主要為檔案管理人員使用,分為:檔案登記、檔案查詢、檔案管理、檔案統(tǒng)計、檔案清查、條碼打印、檔案分類
檔案登記:即檔案入庫,將歸檔的檔案導入到系統(tǒng)中(僅檔案核心信息列表,即表單部分),可以單條錄入,也可以批量導入。同時,指定電子檔案的目錄及對應圖象位置(文件位置),指定物理檔案存放的位置(檔案柜位置);
檔案查詢/管理:可以查詢、更新、或維護檔案信息,此功能針對檔案管理人員,因此查詢時不受權限控制;
檔案統(tǒng)計:根據自定義的統(tǒng)計條件(檔案列表表單中有的信息)以圖表的方式統(tǒng)計出需要的數據,可以獲得統(tǒng)計結果的明細,并導出其它格式的數據(如excel)
檔案清查:結合二維條碼,與pda掌上識讀設備,工作人員先到檔案館掃描現存的所有檔案,再將數據導入到系統(tǒng)中進行比對,給出清查結果(是否在庫、是否被借出、是否缺失);
條碼打?。合到y(tǒng)自動生成指定檔案的二維條碼,并可以通過專用條碼打印機打印出條碼(二維條碼用于粘貼至物理檔案上,代替手工抄寫,便于借閱、清查時快速掃描);
檔案分類:定義檔案的分類屬性,包括名稱、代碼、借閱默認時長、詳細表單內容、查詢及列表上可顯示的字段、生成的二維條碼所包含的內容等(可包含中文信息)。
l 權限設置:
主要是對檔案的借閱權限進行管理設定,詳細可以參考《精確權限設計》中的說明。
2.4 權限設計
權限控制的四個主要對象:借閱人、單個檔案、、借閱人部門、分類檔案。其中前兩個對象為個體權限,后兩個對象為公共權限。當借閱人針對檔案發(fā)出借閱請求時,系統(tǒng)首先判斷個體權限,然后再判斷公共權限。具體實現過程如下:
l 個體權限:判斷被借閱檔案是否有限制:
檔案有限制時,再判斷當前借閱人是否有權限查看,無權立即終止借閱流程,有權即完成借閱流程——實現借閱;
檔案無限制時,進入第2步。
l 公共權限:判斷被借閱檔案所屬分類是否指定了借閱人:
所屬分類指定了借閱人的,再判斷當前借閱人是否有分類權限,無權進入第3步,有權即完成借閱流程——實現借閱;
所屬分類未指定借閱人的,進入第3步。
l 公共權限:判斷被借閱檔案所屬分類是否指定了借閱部門:
所屬部門指定了借閱部門的,再判斷當前借閱人所屬部門是否有分類權限,無權立即終止借閱流程,有權即完成借閱流程——實現借閱;
所屬部門未指定借閱部門的,立即終止借閱流程。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權限控制為嚴格控制方式,即單個檔案或檔案分類未設置權限時,所有人均無權借閱,即“未指定權限不可借閱”,系統(tǒng)可以調整權限控制方式為一般控制方式,一般控制方式為“未指定權限均可借閱”。同時,默認情況下,部門對分類檔案的借閱權限,大于個人對分類檔案的借閱權限,即借閱人對分類檔案無權限但借閱人所屬部門對分類檔案有權限,就可以借閱,此處也可以通過系統(tǒng)進行調整。即調整為借閱人對分類檔案無權限時,就立即終止借閱流程。
通過以上的權限設定,不僅可以做到對系統(tǒng)內的每一個借閱人、每一卷檔案進行精確控制,也可以做到對檔案權限的批量控制(分類檔案針對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