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零售業(yè)的應用研究
作者:楊玉婷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8-02-02 14:09:50
摘要: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是零售業(yè)、物流、醫(yī)療、郵件、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圖書館管理、生產制造裝配、航空行李處理、快運包裹處理、動物身份標識、道路自動收費等。但是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RFID最大的市場仍在零售業(yè)。
1 RFID簡介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即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 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T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huán)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貼有RFID標簽的貨品進人閱讀器的工作區(qū)域后.接收閱讀器發(fā)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將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發(fā)送給閱讀器,再由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tǒng)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是零售業(yè)、物流、醫(yī)療、郵件、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圖書館管理、生產制造裝配、航空行李處理、快運包裹處理、動物身份標識、道路自動收費等。但是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RFID最大的市場仍在零售業(yè)。
2 RFID在零售業(yè)中的價值體現
零售業(yè)與人們的生活須臾不離,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發(fā)展和收人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商業(yè)服務有了更高的需求,這必然對零售行業(y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yè)不得不尋求新的突破點。目前在零售業(yè)物流系統(tǒng)內,大量的商品采用了EAN·UCC系統(tǒng)的物品代碼,并且在單品外包裝上印刷有商品條碼,以及大部分的箱體外部印刷有ITF條碼,包含有GTIN的信息, 由于條碼標簽的成本低,識別效率高, 目前已成為零售業(yè)系統(tǒng)信息承載的主要媒質。
條碼盡管有很多優(yōu)點,能有效進行分類,能傳達眾多物品信息,但還是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缺點,如在托盤以及流動式貨架上,條碼標簽特有的抗污染能力極差,信息內容不可更變,承載信息內容相對較少,低成本的標簽容易脫落,長期使用耗材費用高等。這些原因都造成信息系統(tǒng)在采集原始數據時出現數據不夠完整,為企業(yè)后期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增加了難度。而RFID技術作為一種非接觸的、對周圍環(huán)境無要求的、快速的、能夠攜帶較多實時信息的媒質,就能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上極大提高系統(tǒng)運作的效率。對于RFID這一突破性的技術,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是這樣評價的: “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采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
2.1 減少物品脫銷,提高貨架的利用率
零售、 中有~ 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補貨”:補充什么貨物,什么時候補充,補充的具體數量等。而一定比例的缺貨現象是由于貨架管理不善造成的。這個看似不大的比例往往會造成企業(yè)數百萬美元的損失,甚至是影響企業(yè)生存的重要大因素。智能標簽能塒某些時效性強的商品的有效期限進行監(jiān)控,這樣利用RFID技術,制造商、物流商和零售商等能夠掌握商品的實時庫存,及時補貨,縮短庫存周轉期。
2.2 加強產品安全管理
根據電子標簽提供的即時信息,超市管理員可以了解商品的相關信息,如產品是否保鮮保值等。例如英國的Marks&Spencer超市應用TI的RFID電子標簽對新鮮食品實行供應鏈的管理,大大節(jié)約了資源,提高了效率,并能對食品開展全程控制,保證食品安全。
2.3 改善數據采集
由于零售業(yè)經理們處理的數據量持續(xù)增長,所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也不斷增加。零售企業(yè)追加信息技術投入的幾個重點領域包括供應鏈、客戶管理以及數據倉庫解決方案等,這些都需要大量準確的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的采集和集中是商業(yè)智能的重要基礎,而許多零售業(yè)由于受困于數據來源的問題,遲遲未能開發(fā)出數據倉庫和商業(yè)智能應用,RFID的引入將大大改善零售企業(yè)的數據基礎。
2.4 降低人工成本
現階段,我國零售業(yè)中人力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以上。RFID的設計可以實現商品登記自動化,盤點時不需要人工的檢查或掃描條碼,更加快速準確。世界第三大零售業(yè)巨頭麥德龍在德國杜伊斯堡市的未來商店可以說是應用RFID技術的典范。在這家商店里購物,你只需選擇你想要的商品放入你的購物車,在商場出口處,掃描器可將帶有RFID標簽的整車貨物一次性掃描,并能從顧客的結算卡上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這個過程是自動完成的,不需要收銀員。現階段零售業(yè)的收款方式是通過收銀員人員使用紅外掃描設備來計算收款金額,不但容易造成一些人為的損失,且需要很多人手來收款。
3 制約RFID發(fā)展的因素
雖然RFID有以上諸多優(yōu)點,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至少在幾年內,國內RFID還不會完全取代條形碼,原因如下:
3.1 成本過高
據分析.H前RFID推廣和應用最直接的問題是成本。目前國內條形碼的成本一般在人民幣2分錢以下,而RFID標簽的成本最低也要5美分,根本還無法應用于單件商品。對于國內超市這樣一個毛利很低的行業(yè),大規(guī)模應用RFID顯然成本過高。而跨國零售巨頭熱衷于推動電子標簽,可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成本是一個重要因素,國內目前的人力資源成本依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因此國內多數企業(yè)RFID推廣和應用的迫切性其實并不高。 此外,RFID的成本顯然也不僅僅在于標簽的貴賤。就拿沃爾瑪的供應商來說,據第三方調查公司推算,參與沃爾瑪RFID計劃的公司,即使是最低級別的實施,其投資也是巨大的,供應商在執(zhí)行RFID規(guī)定上的平均投資可能會達到100萬到300萬美元。這包括了硬件、軟件、標簽和讀出器的投入,但在多數情況下也只是用于少數產品和有限的地區(qū)。而且,為了將整個供應鏈結合起來或是為RFID標簽海量數據的捕捉與分析建立起一套方法,大多數供應商還須在原有的IT系統(tǒng)上進行投資。
3.2 行業(yè)標準缺失
據業(yè)內專家分析,RFID推廣更嚴重的掣肘則是我國尚無統(tǒng)一的RFID標準。RFID行業(yè)標準涉及頻段劃分、編碼規(guī)則等問題.市場呈現多種標準并存的局面。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已經在RFID標準建立、軟硬件技術開發(fā)、應用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歐洲RFID標準追隨美國主導的EPCglobal標準,在封閉系統(tǒng)應用方面與美國基本處于同一階段。日本提m了UID標準,但支持者主要是日本本國廠商。韓國政府對RFID給予了高度重視,但至今韓國在RFID標準上仍模糊不清。雖然我國于2005年年底電子標簽標準T作組正式成立,但我國的RFID標準短期內很難產生。目前,國內在RFID研究方面才剛剛起步,要制定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標準體系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完成。中國RFID囝家標準的取向問題,使得許多相關企業(yè)處于觀望狀態(tài),舉棋不定。此外,我國RFID的使用頻率也沒有完全開放。據了解,當前國際上在UHF頻段的RFID技術主要使用430MHz左右和(860~ 960)MHz兩段頻率,但在我國這兩個頻段都不屬于空閑頻率,因而不能直接規(guī)劃給RFID使用。而RFID產業(yè)發(fā)展的滯后,特別在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及封裝設備制造、讀寫設備開發(fā)、數據管理軟件設計等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近乎空白,也讓RFID推廣顯得“底氣”不足,并且很多專業(yè)人士將RFID產業(yè)落后的原因也歸結到標準的缺失,認為沒有了標準的保障,很難想像企業(yè)投入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3.3 安全問題
RFID應用的安全可靠性也值得關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RFID的無線信號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潮濕的環(huán)境、灰塵或霧等懸浮顆粒物質都能夠屏蔽或干擾大多數RFID信號;其次,由于RFID是遠距離無線識讀,必然存在由于標簽設計、標簽安放位置、信號強弱等因素造成的解讀器漏讀;再次,要防止對標簽的盜讀、復制甚至纂改, 因為射頻信號存在于開放的環(huán)境之中,所以有必要對這些開放環(huán)境中的數據進行安全保護;最后,要防止解讀器與標簽間信道的干擾,如解讀器相互之間存在的干擾?;蛘呖臻g中本來就存在的其他無線信號、各種電磁波對解讀器可能造成的干擾等.這些都可能造成解讀設備的暫時失靈并降低對標簽的識讀率。而且目前的技術還不能保證所有的標簽和閱讀器實現兼容, 因此需要不止一種閱讀器,以此來分別處理來自不同硬件提供商生產的不同標簽。此外,因為RFID磁條所使用的(902~928)MHz已經屬于甚高頻范圍,人們擔心長期生活在RFID磁條包圍中會受到高頻射線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和癌癥;隱私保護團體也對RFID可能造成生產商長期跟蹤用戶抱有強烈的意見。
4 零售業(yè)應用RFID的解決之道
RFID是條碼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但它不能完全取代條碼 條碼與RFID的結合才能使零售業(yè)物流系統(tǒng)提升到非常高校運作的狀態(tài)。才能使物流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的更加流暢。RFID真正能夠發(fā)揮優(yōu)勢的領域還是在供應鏈環(huán)節(jié),從麥德龍與沃爾瑪的RFID計劃來看。他們著重的正是RFID在供應鏈上的表現。麥德龍一位“未來商場”計劃的負責人表示。 “通過大范圍部署RFID技術,不僅可以極大提高管理效率.而且還可以提升供貨能力,確保存貨質量,并降低成本?!碑敭a品到保質期或存貨不足時,商品的管理系統(tǒng)會及時發(fā)出信號。因此,員工知道何時再訂購,客戶也不至于面對空空的貨架。顯然,麥德龍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RFID對供應鏈的作用。最早把RFID應用到零售業(yè)當中的沃爾瑪發(fā)現。與沒有采用RFID技術的普通超市相比,用RFID的貨物脫銷率降低了16% ;貨物脫銷之后,用RFID的補充速度比用條形碼的快三倍。更重要的是,商店人工訂貨約減少了10%,庫存量全面下降,這對降低成本非常關鍵。從沃爾瑪對供應商要求將RFID標簽貼到托盤和包裝箱來看,沃爾瑪還沒有太大興趣進行單品的追蹤,無論沃爾瑪怎樣地強調RFID的重要。為的還是自己的供應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從目前條碼技術在各行業(yè)應用的成熟度和RFID技術研發(fā)應用的現狀,以及這兩項技術的特性來判斷。RFID技術和條碼技術的應用將會長期共存。比如射頻標簽的成本目前還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條形碼依然會作為RFID的一種補充解決方案存在,在一些單品成本本就很低的產品上面,還是會采用條形碼;再如射頻標簽使用中的隱私問題、磁污染問題和廢棄標簽的處理問題都是RFID技術推廣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題,而條碼標簽的使用不涉及這些問題;另外,RFID系統(tǒng)會產生驚人的龐大的數據量,并且隨時隨地會產生數據,而使用者很難做到正確處理這些數據并弄明白它們的意義,具體到一個企業(yè),條形碼和RFID在數據采集方面孰優(yōu)孰劣并不容易區(qū)分。因此在零售業(yè)中應用RFID應該與條碼技術相結合:在托盤和包裝箱上使用RFID標簽,以實現大量商品的快速進出庫及庫存管理;在單品上使用條形碼,以滿足銷售的需求。
5 總結
RFID技術以電子標簽代替條形碼,與條形碼依靠被動式的手工依次讀取方式相比優(yōu)點明顯,特別是在零售行業(yè)。雖然RFID存在許多的問題,它還不會馬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條形碼也還沒過時,但RFID這項新技術在提升物流各環(huán)節(jié)效率上的優(yōu)勢是條碼技術所不能及的。我們看到.零售業(yè)巨頭沃爾瑪已經從RFID 應用中獲得了可觀收益:商品管理成本和倉庫管理成本大大下降,管理準確度上升;員工工作效能大幅度提高;供應鏈實時追蹤度、透明度進一步增強;及時反應能力提高;顧客滿意狀況顯著改善,等等。隨著標簽價格逐漸下降,行業(yè)應用環(huán)境的逐步完善,RFID在我國零售業(yè)中應用將逐步增加,我國零售業(yè)應該把握時機在供應鏈上使用RFID,在商品銷售上使用條碼技術,將兩者的優(yōu)點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欣欣.中國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改進措施[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
[2]江舟.RFID技術應用的“三級跳”[J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5(6):33—36.
[3]李宏,李蘇劍,李蒙蒙.RFID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04,27(11):22-24
[4]盧莉,謝劍剛.零售業(yè)RFID技術的應用分析及對策[J].計算機時代,2005(12):5—7.
[5]黃志強.零售業(yè)應用RFID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2):33—34.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即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 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T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huán)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貼有RFID標簽的貨品進人閱讀器的工作區(qū)域后.接收閱讀器發(fā)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將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發(fā)送給閱讀器,再由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tǒng)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是零售業(yè)、物流、醫(yī)療、郵件、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圖書館管理、生產制造裝配、航空行李處理、快運包裹處理、動物身份標識、道路自動收費等。但是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RFID最大的市場仍在零售業(yè)。
2 RFID在零售業(yè)中的價值體現
零售業(yè)與人們的生活須臾不離,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發(fā)展和收人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商業(yè)服務有了更高的需求,這必然對零售行業(y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yè)不得不尋求新的突破點。目前在零售業(yè)物流系統(tǒng)內,大量的商品采用了EAN·UCC系統(tǒng)的物品代碼,并且在單品外包裝上印刷有商品條碼,以及大部分的箱體外部印刷有ITF條碼,包含有GTIN的信息, 由于條碼標簽的成本低,識別效率高, 目前已成為零售業(yè)系統(tǒng)信息承載的主要媒質。
條碼盡管有很多優(yōu)點,能有效進行分類,能傳達眾多物品信息,但還是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缺點,如在托盤以及流動式貨架上,條碼標簽特有的抗污染能力極差,信息內容不可更變,承載信息內容相對較少,低成本的標簽容易脫落,長期使用耗材費用高等。這些原因都造成信息系統(tǒng)在采集原始數據時出現數據不夠完整,為企業(yè)后期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增加了難度。而RFID技術作為一種非接觸的、對周圍環(huán)境無要求的、快速的、能夠攜帶較多實時信息的媒質,就能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上極大提高系統(tǒng)運作的效率。對于RFID這一突破性的技術,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是這樣評價的: “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采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
2.1 減少物品脫銷,提高貨架的利用率
零售、 中有~ 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補貨”:補充什么貨物,什么時候補充,補充的具體數量等。而一定比例的缺貨現象是由于貨架管理不善造成的。這個看似不大的比例往往會造成企業(yè)數百萬美元的損失,甚至是影響企業(yè)生存的重要大因素。智能標簽能塒某些時效性強的商品的有效期限進行監(jiān)控,這樣利用RFID技術,制造商、物流商和零售商等能夠掌握商品的實時庫存,及時補貨,縮短庫存周轉期。
2.2 加強產品安全管理
根據電子標簽提供的即時信息,超市管理員可以了解商品的相關信息,如產品是否保鮮保值等。例如英國的Marks&Spencer超市應用TI的RFID電子標簽對新鮮食品實行供應鏈的管理,大大節(jié)約了資源,提高了效率,并能對食品開展全程控制,保證食品安全。
2.3 改善數據采集
由于零售業(yè)經理們處理的數據量持續(xù)增長,所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也不斷增加。零售企業(yè)追加信息技術投入的幾個重點領域包括供應鏈、客戶管理以及數據倉庫解決方案等,這些都需要大量準確的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的采集和集中是商業(yè)智能的重要基礎,而許多零售業(yè)由于受困于數據來源的問題,遲遲未能開發(fā)出數據倉庫和商業(yè)智能應用,RFID的引入將大大改善零售企業(yè)的數據基礎。
2.4 降低人工成本
現階段,我國零售業(yè)中人力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以上。RFID的設計可以實現商品登記自動化,盤點時不需要人工的檢查或掃描條碼,更加快速準確。世界第三大零售業(yè)巨頭麥德龍在德國杜伊斯堡市的未來商店可以說是應用RFID技術的典范。在這家商店里購物,你只需選擇你想要的商品放入你的購物車,在商場出口處,掃描器可將帶有RFID標簽的整車貨物一次性掃描,并能從顧客的結算卡上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這個過程是自動完成的,不需要收銀員。現階段零售業(yè)的收款方式是通過收銀員人員使用紅外掃描設備來計算收款金額,不但容易造成一些人為的損失,且需要很多人手來收款。
3 制約RFID發(fā)展的因素
雖然RFID有以上諸多優(yōu)點,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至少在幾年內,國內RFID還不會完全取代條形碼,原因如下:
3.1 成本過高
據分析.H前RFID推廣和應用最直接的問題是成本。目前國內條形碼的成本一般在人民幣2分錢以下,而RFID標簽的成本最低也要5美分,根本還無法應用于單件商品。對于國內超市這樣一個毛利很低的行業(yè),大規(guī)模應用RFID顯然成本過高。而跨國零售巨頭熱衷于推動電子標簽,可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成本是一個重要因素,國內目前的人力資源成本依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因此國內多數企業(yè)RFID推廣和應用的迫切性其實并不高。 此外,RFID的成本顯然也不僅僅在于標簽的貴賤。就拿沃爾瑪的供應商來說,據第三方調查公司推算,參與沃爾瑪RFID計劃的公司,即使是最低級別的實施,其投資也是巨大的,供應商在執(zhí)行RFID規(guī)定上的平均投資可能會達到100萬到300萬美元。這包括了硬件、軟件、標簽和讀出器的投入,但在多數情況下也只是用于少數產品和有限的地區(qū)。而且,為了將整個供應鏈結合起來或是為RFID標簽海量數據的捕捉與分析建立起一套方法,大多數供應商還須在原有的IT系統(tǒng)上進行投資。
3.2 行業(yè)標準缺失
據業(yè)內專家分析,RFID推廣更嚴重的掣肘則是我國尚無統(tǒng)一的RFID標準。RFID行業(yè)標準涉及頻段劃分、編碼規(guī)則等問題.市場呈現多種標準并存的局面。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已經在RFID標準建立、軟硬件技術開發(fā)、應用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歐洲RFID標準追隨美國主導的EPCglobal標準,在封閉系統(tǒng)應用方面與美國基本處于同一階段。日本提m了UID標準,但支持者主要是日本本國廠商。韓國政府對RFID給予了高度重視,但至今韓國在RFID標準上仍模糊不清。雖然我國于2005年年底電子標簽標準T作組正式成立,但我國的RFID標準短期內很難產生。目前,國內在RFID研究方面才剛剛起步,要制定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標準體系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完成。中國RFID囝家標準的取向問題,使得許多相關企業(yè)處于觀望狀態(tài),舉棋不定。此外,我國RFID的使用頻率也沒有完全開放。據了解,當前國際上在UHF頻段的RFID技術主要使用430MHz左右和(860~ 960)MHz兩段頻率,但在我國這兩個頻段都不屬于空閑頻率,因而不能直接規(guī)劃給RFID使用。而RFID產業(yè)發(fā)展的滯后,特別在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及封裝設備制造、讀寫設備開發(fā)、數據管理軟件設計等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近乎空白,也讓RFID推廣顯得“底氣”不足,并且很多專業(yè)人士將RFID產業(yè)落后的原因也歸結到標準的缺失,認為沒有了標準的保障,很難想像企業(yè)投入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3.3 安全問題
RFID應用的安全可靠性也值得關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RFID的無線信號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潮濕的環(huán)境、灰塵或霧等懸浮顆粒物質都能夠屏蔽或干擾大多數RFID信號;其次,由于RFID是遠距離無線識讀,必然存在由于標簽設計、標簽安放位置、信號強弱等因素造成的解讀器漏讀;再次,要防止對標簽的盜讀、復制甚至纂改, 因為射頻信號存在于開放的環(huán)境之中,所以有必要對這些開放環(huán)境中的數據進行安全保護;最后,要防止解讀器與標簽間信道的干擾,如解讀器相互之間存在的干擾?;蛘呖臻g中本來就存在的其他無線信號、各種電磁波對解讀器可能造成的干擾等.這些都可能造成解讀設備的暫時失靈并降低對標簽的識讀率。而且目前的技術還不能保證所有的標簽和閱讀器實現兼容, 因此需要不止一種閱讀器,以此來分別處理來自不同硬件提供商生產的不同標簽。此外,因為RFID磁條所使用的(902~928)MHz已經屬于甚高頻范圍,人們擔心長期生活在RFID磁條包圍中會受到高頻射線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和癌癥;隱私保護團體也對RFID可能造成生產商長期跟蹤用戶抱有強烈的意見。
4 零售業(yè)應用RFID的解決之道
RFID是條碼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但它不能完全取代條碼 條碼與RFID的結合才能使零售業(yè)物流系統(tǒng)提升到非常高校運作的狀態(tài)。才能使物流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的更加流暢。RFID真正能夠發(fā)揮優(yōu)勢的領域還是在供應鏈環(huán)節(jié),從麥德龍與沃爾瑪的RFID計劃來看。他們著重的正是RFID在供應鏈上的表現。麥德龍一位“未來商場”計劃的負責人表示。 “通過大范圍部署RFID技術,不僅可以極大提高管理效率.而且還可以提升供貨能力,確保存貨質量,并降低成本?!碑敭a品到保質期或存貨不足時,商品的管理系統(tǒng)會及時發(fā)出信號。因此,員工知道何時再訂購,客戶也不至于面對空空的貨架。顯然,麥德龍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RFID對供應鏈的作用。最早把RFID應用到零售業(yè)當中的沃爾瑪發(fā)現。與沒有采用RFID技術的普通超市相比,用RFID的貨物脫銷率降低了16% ;貨物脫銷之后,用RFID的補充速度比用條形碼的快三倍。更重要的是,商店人工訂貨約減少了10%,庫存量全面下降,這對降低成本非常關鍵。從沃爾瑪對供應商要求將RFID標簽貼到托盤和包裝箱來看,沃爾瑪還沒有太大興趣進行單品的追蹤,無論沃爾瑪怎樣地強調RFID的重要。為的還是自己的供應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從目前條碼技術在各行業(yè)應用的成熟度和RFID技術研發(fā)應用的現狀,以及這兩項技術的特性來判斷。RFID技術和條碼技術的應用將會長期共存。比如射頻標簽的成本目前還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條形碼依然會作為RFID的一種補充解決方案存在,在一些單品成本本就很低的產品上面,還是會采用條形碼;再如射頻標簽使用中的隱私問題、磁污染問題和廢棄標簽的處理問題都是RFID技術推廣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題,而條碼標簽的使用不涉及這些問題;另外,RFID系統(tǒng)會產生驚人的龐大的數據量,并且隨時隨地會產生數據,而使用者很難做到正確處理這些數據并弄明白它們的意義,具體到一個企業(yè),條形碼和RFID在數據采集方面孰優(yōu)孰劣并不容易區(qū)分。因此在零售業(yè)中應用RFID應該與條碼技術相結合:在托盤和包裝箱上使用RFID標簽,以實現大量商品的快速進出庫及庫存管理;在單品上使用條形碼,以滿足銷售的需求。
5 總結
RFID技術以電子標簽代替條形碼,與條形碼依靠被動式的手工依次讀取方式相比優(yōu)點明顯,特別是在零售行業(yè)。雖然RFID存在許多的問題,它還不會馬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條形碼也還沒過時,但RFID這項新技術在提升物流各環(huán)節(jié)效率上的優(yōu)勢是條碼技術所不能及的。我們看到.零售業(yè)巨頭沃爾瑪已經從RFID 應用中獲得了可觀收益:商品管理成本和倉庫管理成本大大下降,管理準確度上升;員工工作效能大幅度提高;供應鏈實時追蹤度、透明度進一步增強;及時反應能力提高;顧客滿意狀況顯著改善,等等。隨著標簽價格逐漸下降,行業(yè)應用環(huán)境的逐步完善,RFID在我國零售業(yè)中應用將逐步增加,我國零售業(yè)應該把握時機在供應鏈上使用RFID,在商品銷售上使用條碼技術,將兩者的優(yōu)點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欣欣.中國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改進措施[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
[2]江舟.RFID技術應用的“三級跳”[J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5(6):33—36.
[3]李宏,李蘇劍,李蒙蒙.RFID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04,27(11):22-24
[4]盧莉,謝劍剛.零售業(yè)RFID技術的應用分析及對策[J].計算機時代,2005(12):5—7.
[5]黃志強.零售業(yè)應用RFID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