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恩施“司法一卡通”怎樣為民眾護身
日前,恩施市司法局向全市群眾發(fā)出11628份《司法一卡通》,該卡已成為全市普通群眾維權(quán)的“護身符”。
“護身符”,一個非常形象的稱謂,它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恩施市司法部門對群眾維權(quán)工作的高度重視。該怎樣讓“司法一卡通”很好地為民眾護身呢?恩施市司法部門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教群眾學法明法。一個人要做到心穩(wěn),口穩(wěn),手穩(wěn),先要明法,對此,一卡通有很強的針對性。消息稱,“司法一卡通”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為基層司法服務的范圍、群眾守法維權(quán)法律法規(guī)名錄。其中,讓群眾明白相關法律條款是重中之重,生產(chǎn)生活中,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就能減少違法的機率。同時,還要讓群眾明白,當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應該以哪些法律維護自身的權(quán)利。
為群眾敞開服務之門。消息稱,一卡通上的主要內(nèi)容之二為市法律援助中心、衡信公證處、市司法鑒定所等窗口服務單位和全市17個司法所長、基層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負責人及部分法律服務人員的熱線電話。很多時候,群眾有事卻不知道該找誰來幫助解決,有疑問卻無法排除,恩施市司法局在一卡通上公布相關部門、人員的信息,無疑是向群眾敞開了服務的大門。司法工作是復雜而又艱苦的,需要更多地奉獻,圖輕省,圖清閑是無法給群眾維權(quán)的。時刻聽從群眾的呼喚才能不負人民司法員的神圣職責。
“護身”貴在行動。方便群眾,及時為群眾提法律服務,很多人說得到做不到,而恩施市司法局既說到也做到了,半年來,全市法律服務人員通過《司法一卡通》熱線服務,共為遠在他鄉(xiāng)的打工人員解答法律咨詢2130件,法律工作者趕赴外地代理訴訟、非訴訟案件126件,免費提供法律援助49件,依法討回拖欠的農(nóng)民工工資和工程款1412180元,追索傷害賠償金額365102元。不論你身在何方,有求必應,有應有果,公正準確,及時主動,為民排憂解難,這應是司法工作的最高境界。